有美景有故事的仙遊第一山
吳開榮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仙”由“山”與“人”構成,除了山之美景,人給山所帶來的文化為山之神聖增色不少。“仙遊第一山”位于蓋尾鎮仙潭村境内,山不高,海拔充其量一兩百米,既沒有“閩中第一峰石谷解”高俊,也沒有“蓬萊勝景菜溪岩”奇秀,卻敢自号“第一山”,利用周末,在網友“老黃牛”帶隊下,一行人實地遊覽,“第一山”實至名歸,誠不我欺。
第一山美在景色。小山不免俗,郁郁蒼蒼,滿目皆翠,山上奇松怪柏,姿态萬千,與清風應和着,袅袅婷婷,煞是可愛。裸露處就是巨石矗立,或嶙峋突兀,或斧劈鋸截,雄踞崖邊。站在石上,登高望遠,眼前開闊,美景讓你猝不及防:山下的仙潭、仙溪、湖坂、石馬、瑞溝、瓊峰和油潭等村落隐約可見,木蘭溪、木蘭大道仙潭橋盡收眼底,新房鱗次栉比,塵世一片繁華。更絕的是,木蘭溪在此尤闊,盈盈水面映襯陽光,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明晃晃如秋鏡铮亮,溪石昂頭,流水激石,泠泠作響。沙鷗翔集,錦鱗遊泳,岸沚汀蘭,郁郁青青,遊客心曠神怡,寵辱偕忘,唯留山水。木蘭溪因受阻于第一山山脈走向而形成“之”字水流,在最南端崖下的溪床上岩石橫亘突兀,溪流變窄湍急,水花四濺,猶如龍頭吐水,形成了激情四射的“龍吼绮景”,又因第一山扼住莆仙古驿道和木蘭溪河道,堪稱咽喉地帶,為兵家必争之地,亦稱“龍喉”。
第一山藏着古寺。山上仙正寺,始建于明洪武年間,清嘉慶丙辰年(1796)擴建,為一方名聞遐迩的佛門禅院。寺院坐東朝西,依山而築,次第展開,分上下兩建築群,左右兩阙并聯。仙正寺後倚第一山,面朝木蘭溪,背山面水,風水寶地,也是禅修悟道佳處,正可謂“蘭溪碧水繞勝境,青山古刹耀陽林”。寺旁有一“西來洞”,底層雕塑取經三徒弟,登級而上,有床鋪被褥,原來是為祈夢人所備。洞内壁畫精美,有勸人喻世之效。洞門一副對聯很好地道出了此山不凡之處:寺峙仙山疑天竺,洞迎蘭水勝蓬萊。“佛道第一山”石刻熠熠生輝,前方廣場上新建一處觀音銅像,面露慈祥,手捧淨瓶,腳踩蓮花,為古寺增添一處新景點。
第一山勒着寶貴石刻。石刻位于此山南麓崖壁之上,鑿有"第一山"三個碩大的楷體字,字體古樸大方、雄渾蒼勁,左上及右下的落款也清晰可辨,上刻"明嘉靖辛亥年六月朔旦,廖雲龍筆勒。"該石刻已被列入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據莆田縣志載:廖雲龍,明嘉靖三年(1523)莆田進士,官至浔陽(今江西九江市)知府。有日前往仙正寺拜佛,見其山體獨特,走向與衆不同,由此往南深入木蘭溪中,地理位置險要,更因此山是莆田進入仙遊的第一座山,故揮毫題寫"第一山"之字。從此,仙遊第一山不胫而走,名聲在外。
第一山有美麗傳說。從第一山走出的明代清官林道南(今蓋尾鎮斜尾村人),他"和番"的故事更顯得神乎其神。有一次番王下戰書,要中原皇帝到番邦會盟,皇帝聞報,驚慌異常。奸臣趁機齊奏:"當朝賢臣林道南與陛下容貌相似,且善口才,隻要萬歲宣他化裝出城,即可退敵。"皇上當即準奏。林道南将計就計,戴上龍冠,他當上三天演習"皇上"後,趁機下旨懲辦了許多不法奸佞。随後來到番邦都城,見大門兩邊放兩桶水,便怒氣沖沖踢翻一桶說:"天下一桶(統)無二桶(統)"。震于林道楠的正氣,兩國和好。後林道南辭官回歸故裡,在第一山隐居。一塊石頭勒着“三天皇帝林道楠誕生地”,向後人昭示家鄉人的家國情懷。
第一山是抗倭古戰場。據史載,第一山與抗倭英雄戚繼光、譚綸、俞大猷有着深厚的曆史淵源。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一月,倭寇兩萬餘人圍攻仙遊縣城。福建巡撫譚綸與抗倭名将戚繼光、俞大猷率兵前來救援。譚、俞駐軍俞潭(即今日的仙潭村),抗倭臨時指揮部設在仙正寺,謀劃殲敵之策。寺中僧人同仇敵忾,全力支持大明官兵抗倭,譜寫了一曲愛國主義贊歌。戚家軍駐紮河園,後移師石馬。同年十二月底,抗倭大軍兵分五路,幾番血戰,終于擊潰圍城倭寇,全殲來犯之敵,解救被擄村民三千多人,取得了仙遊大捷。嘉靖四十三年春,興化府在仙遊縣城南街等地建祠,刻石立碑,以紀念抗倭将士的豐功偉績。作為仙遊一戰的大本營,仙正寺所在地俞潭也建亭、立碑,表彰戚繼光等抗倭将士。遺憾的是,由于曆史原因,該亭與石碑均毀壞殆盡,"石碑亭"遺址如今隻存半隻石龜。
“第一山”之旅實乃一次愉快之行,不僅風光旖旎,而且人文璀璨,在欣賞美景的同時,更讓人增長見識,歎服其真乃一座勝景的山、曆史的山、文化的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