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01 21:14:36

随着春季氣溫的不斷回升,眼下又将迎來大姜種植季。在以前的文章中曾經介紹過大姜的田間管理方法,但近期很多準備種姜的農戶詢問:大姜如何種植才能發芽出苗快、出苗整齊健壯?大姜如何種植才能苗壯株旺、病蟲害少?大姜如何管理才能實現高産?

針對廣大姜農提出的諸多問題,下面就在大姜播種前和大家介紹一下大姜增産優收的種植管理方法,以供廣大姜農們參考借鑒。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

一、姜種的選擇與播種前處理

1、精選姜種

優質的姜種是保證大姜長勢健壯、高産豐收的基礎。

所以在選擇姜種時,應當結合曬種困姜優先選擇長勢強、豐産性好、抗病性強的脫毒品種,挑選那些姜塊肥大飽滿、色澤光亮、肉質鮮實且有1-2個飽滿健壯芽、重量在70-85克左右的當年老姜做種,嚴格剔除那些幹縮、腐爛、幹癟、瘦弱、病蟲害的姜種,有低溫受凍發軟、積水淹澇、肉質變褐、的姜塊不可做姜種使用。目前比較好的品種有安丘大姜、萊蕪大姜等。

2、種姜消毒

姜種選好以後,為減少播種後病蟲害對種姜、幼苗的侵害,促使姜種更快的發芽、确保出苗齊、出苗壯,應當在播種前對種姜進行浸種消毒。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2

在大姜播種前,可以用0.5%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姜種30分鐘,或者用500倍的50%多菌靈藥液或20%草木灰水溶液浸泡姜種20分鐘,以此來殺死殘留在姜種表面的病菌和害蟲。3、晾種困姜

因為姜窖内的姜種一直處于溫度較低、濕度較大的環境中,姜種基本處于休眠狀态,不僅姜體内水分含量大,其中也有不少帶菌姜種,而且容易在催芽過程中受潮發黴。晾曬姜種,不僅能夠使姜種排潮、提前破除休眠,同時也能促使姜種内部進行物質轉化,而且也能夠使一些帶病姜種變成幹縮皺癟的狀态,便于挑選姜種。因此,需要在播種前進行晾曬困種處理。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3

在完成姜種消毒處理後,可以選擇在大姜播種前25-35天左右時,選擇連續日氣溫穩定在10度以上的晴朗天氣,把姜種從姜窖内取出攤放在鋪有草席、麻布包或者硬紙箱上,連續在日光下晾曬2-3天,在晾曬時間段上以早上9點到下午3點之間為佳,一直曬到姜種表面發亮,但要注意不可過度暴曬,以防姜種過度失水而發生幹縮現象,進而影響後期發芽出苗。

在曬姜後,緊接着應當進行困姜處理,把晾曬好的姜種及時成堆碼放在室内,并用棉被、稻草、麻布保等物覆蓋姜堆2-3天,以此來促進姜種内營養物質的分解,以提高播種後的發芽出苗率。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4

4、保溫、保濕、催芽

對姜種進行催芽,能夠加快種姜的發芽出苗速度,保證大姜發芽快、出苗齊壯,姜種催芽的要點在于溫度的掌控。

在完成曬種困姜後,把姜種放在溫度為22-28度、濕度為80-85%的最佳環境中進行保溫保濕催芽。催芽過程的溫度控制可以分三步:第一步催芽前期保持25-28度的溫度,目的在于破除休眠;第二步姜塊鼓芽後保持22-24度的溫度,目的在于培育壯芽;第三步播種前7内天保持18-20度的溫度,目的在于低溫煉芽。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5

在催芽時一定掌握好催芽溫度,以此來培育短、粗、壯、齊的姜芽,這一點是确保大大姜播種後苗壯、苗齊以及提高姜芽抗逆性的關鍵環節。如果催芽溫度過高(如29-30度),會導緻姜芽徒長,芽苗又細又長又弱;如果催芽溫度過低(如20度以下),又會導緻姜種發芽遲緩,不僅影響播種時間,而且播種後姜種發芽出苗速度較慢;但在22-25度的環境下,姜種催芽最為粗短肥壯,播種後破土出苗效果最好。

在姜種催芽時,可以采用“一草一膜一被”的方法,當姜種幼芽長到1公分長且有0.5-1公分粗時(或者當大部分姜種長出花生仁大小的肥壯頂芽時),即可分級播種使用。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6

5、姜芽分級播種

為方便播種後管理,大姜催芽後一般需要對姜芽進行分級分批播種。姜芽的等級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是1公分以下且粗度小于0.5公分的小芽,第二級是1-1.5公分且粗度在1公分左右的标準芽,第三等級是1.5-2公分以上且粗度大于1公分的長芽,其中以第二等級1-1.5公分的肥壯粗短芽播種效果最好,一般可以在後期增加10-20%左右的産量。

低于0.5公分的姜芽出苗慢、姜苗瘦弱、易減産,長于1.5-2公分的姜芽出苗快、易早衰、播種時也容易折斷幼芽,也不利于後期高産。

所以在催芽後應當對姜種進行分級,根據姜種的肥胖幹瘦、姜芽的長短強弱情況進行分開播種,以便在播種後根據芽期苗勢進行分開管理。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7

6、姜種掰芽

姜種催芽時使用的姜塊個頭一般都比較大,如果使用過大的姜種播種,會加大用種量、增加每畝使用的姜種使用成本;除此之外,姜種的大小與播種後的出苗速度和長勢密切相關,一般來說,姜種個頭越大,播種後出苗越快、幼苗長勢越健壯,後期也越容易高産,姜種個頭越小,播種後出苗速度越慢、幼苗長勢越弱,同時也會降低大姜後期的産量。

所以,為減少種姜使用量,同時保證後期高産,就需要在播種前做好種姜掰芽工作。正常來說,播種所使用的姜種,一般重量以70-85克左右的大小為佳,在掰芽時大家可以按照這個标準進行。此外,在進行大個姜種掰芽時,應當保證每個姜塊上至少有1-2個健壯飽滿的姜芽,其他多餘的芽應當順手抹掉。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8

二、大姜的高産播種方法與田間管理

1、優選種植地,避免重茬

大姜是一種不适合重茬種植的農作物,連茬重茬種植會導緻土壤中的病菌害蟲量逐年增加,造成大姜瘟病等病蟲害、土傳病害發病嚴重,帶來大幅度的減産;同時大姜根系不夠發達,對土壤肥力和排灌條件具有較高的要求。因此,要想讓大姜長勢健壯、産量高、品質好,首先就要做好種植地的土壤管理。

一般來說,大姜種植地應當選擇土壤疏松通透、土質深厚肥沃、有機質含量高、通水通氣性好、保肥保水能力強、排灌方便且2-3年内未種植過大姜的地塊,以地勢較高的沙質土壤、輕黏性土壤為佳。同時,大姜應當避免連年重茬種植,建議采取換茬輪作的種植方式,可以與豆科、十字花科等作物輪作3-4年,有條件的最好采用水旱輪作的種植方式。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9

對于發病嚴重的地塊,可以在整地時按照每畝100-150公斤的用量均勻撒施入石灰,然後進行25-35公分左右的深翻施入土壤中,以此對土壤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滅殺土壤中的病菌、蟲卵和害蟲。

2、施足底肥,科學追肥

大姜生育期對養分需求量比較大,不僅要在播種前施足底肥,而且還要在生育期内進行2-3次的追肥。在養分總需求量上,需鉀最多、需氮次之、需磷最少。

底肥可以在開溝整地前(或播種前25-30天時)撒施地表,然後翻耕施入土壤,有條件的農戶最好能進行測土配方施肥,沒有條件的用戶可以按照每畝2000-公斤腐熟有機肥或150公斤左右的生物有機肥 50公斤左右的高鉀複合肥 80公斤左右的草木灰(可以補鉀殺菌)或者按照100公斤生物菌肥 100公斤腐殖酸有機肥 100公斤大姜專用肥的用量施足底肥,對于硼、鋅不足的地塊,可以配施2公斤的硼砂和3公斤的鋅肥。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0

追肥應當根據大姜的苗情苗勢和生育階段追施。大姜前期一般不需要過多的施肥,但對長勢較弱的姜地,可以在苗高15公分左右時,适量淋澆稀薄的人糞尿或薄施10公斤速效氮肥作來提苗促長。第一次可以在苗高25-30公分左右或者植株長出1-2個小分枝時,追施15-20公斤的磷酸二铵作“壯苗肥”;第二次追肥可以在苗株長到三股叉時或立秋前後時進行,此時是大姜形成産量的關鍵期,養分需求量比較大,應當重施,可以按照每畝40公斤生物有機肥、5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的用量追施,作為健壯植株、促進産量形成的“大追肥”,最三次追肥可以在植株長到6-8個分杈時或者在9月中上旬時進行,此時大姜處于地下莖塊快速膨大期,需肥量也比較大,每畝可以按照25-3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的用量追施,以防植株早衰脫肥。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1

對于大姜發生的葉片幹尖現象,應當注意及時澆水、葉面噴施補充中微量元素或芸苔素内脂等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補救緩解。

大姜種植戶在進行追肥時,不可照搬,隻可做借鑒參考,具體用肥次數和用肥量要根據自家大姜長勢、土地墒情等情況靈活決定,但要掌握好“苗期以氮肥為主、根莖膨大期以鉀肥為主”的原則進行。

3、找準播種期,适時适量密植

大姜具有喜溫喜濕、怕寒怕凍、不耐強光的生理特性,姜種在16度以上的環境中才能發芽,幼苗在20-25度的環境中生長迅速、旺盛,在低于15度或者高于35度的環境中生長遲緩、發育受抑,姜種在10度以下的土壤環境中就容易發生爛種現象。因此在進行大姜播種時,一定要找好最佳播種期。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2

一般來說,大姜露地種植的時間一般在3月中上旬-5月份上旬(或者在驚蟄到清明或谷雨前後播種),回溫快、氣溫高的南方地區一般在3月中上旬到4月上旬前後播種,回溫慢、氣溫低的北方地區一般在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前後播種,但播種時最低溫度不可低于15度。對于起壟覆膜種植和催芽播種的種植地,可以提前5-10天播種。

在大姜播種方法上,一般在播種前需要先順溝澆足底水,待水分完全下滲到土壤中後,把姜種一律按照芽向上(豎播法)的方法輕按濕土中,然後用5-7公分的細薄土或腐熟堆肥覆蓋姜種,最後用稭稈稻草覆蓋或者覆蓋地膜,以此來保濕、保溫和防雜草。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3

在大姜播種密度上,普通地塊可以按照行距35-40公分X株距25-30公分X溝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種,高産地塊則可以按照行距40公分X株距20-25公分X溝深10-15公分的密度播種。

4、加強田間管理

在大姜田間管理上,重點要做好遮陰降溫、防旱防澇、培土除草、病蟲害防治等幾項管理工作。

①遮陰降溫

大姜喜陰,偏好弱光和散光,但怕強光照射,在遮陰降溫管理上,一方面可以在大姜播種後及時覆蓋地膜或者稭稈稻草,另一方面在齊苗後或苗高長到20-30公分時,應當及時紮搭小拱棚或搭架遮陽網進行遮陰,散光率以30-60%左右為佳,等到9月份夏季強光果後再陸續撤掉遮陽物。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4

②防旱防澇

大姜的根系淺、不發達,雖然喜歡潮濕的生長環境,但怕水澇、怕幹旱,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因此在生育期内應當始終保持土壤濕潤。苗期時(發芽到三股叉期)對水分需求量不大,一般隻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但當進入夏季季節後,溫度高、土壤蒸發量大,應當注意及時在早晚澆小水水防旱、降溫,當發生澆水後,要注意及時挖溝排水、排濕,以防田間積水過大而誘發姜瘟病。

③培土除草

大姜的地下根莖怕見光,漏出地表被陽光照射的姜塊會出現生長停滞、姜皮變後、品質變差的問題,但随着大姜的不斷生長發育,根莖會不斷的向上生長漏出地表,為保證大姜生産的品質,因此大姜種植過程中一般需要3-4次培土,每次培土厚度在3-7公分左右。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5

第一次培土可以在大姜長出4-5個分杈且根莖未露出地表時進行,培土厚度在2-3公分左右,可以用小鋤沿壟淺劃;第二次培土可以在第一次培土後20天左右時進行,此次培土也不易過厚,以輕鋤淺劃3公分左右為佳。第三次培土可以在第二次培土後15天左右時進行,此時培土非常重要,培土過淺大姜塊莖會變粗變短,培土過深則大姜塊莖會變細變長,最佳培土厚度以5-7公分為佳。三次培土後,如果後期又發現有姜芽漏出地表,也應當再随時進行培土。

除此之外,大姜培土可以結合澆水、施肥、除草一起進行,可以節省田間管理人工投入。

大姜标準化種植方法(大姜播種用好這幾招)16

④病蟲害防治

大姜的病蟲害類型主要有姜瘟病、腐爛病、炭疽病、斑點病、葉枯病、姜蛆、姜螟、姜蚜、根線蟲、薊馬、鑽心蟲等。

在大姜病蟲害防治管理上,一方面要按照“預防為主、治理為輔”和“早發現、早防治”的原則進行,另一方面在零星發現病株後,要及時拔除病株、挖出病株周圍帶菌土壤,并在病穴周圍土壤撒施石灰或者噴施百菌清、多菌靈等進行土壤消毒,以防傳染,再一方面在病蟲害發生初期時,要根據病蟲害類型選擇有針對性的藥物進行噴施或灌根防治,注意交替用藥,以防範産生藥物抗性或造成病情蔓延傳染。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新鮮農業種植新知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