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不僅和田玉籽料面臨枯竭,和田玉山料也開始乏力。
有人說和田玉山料沒有籽料值錢,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山料和籽料一樣有好有壞,有些山料質地純淨、瑕疵少,值得購買。
有人非籽料不玩:其實不少的山料,玉質也是非常好的,價格比籽料稍低,可玩性還是相當高的,和那些垃圾籽料相比,還是要好得多的。
這塊山料開價300萬,大概2公斤不到。可以說白度細度各方面都到位了,隻是裡面有小僵點。切開也有風險,切的不好全是僵點或者顔色倒灰。
其實市場上籽料的價格昂貴、真籽料稀少,假冒品泛濫。在一定程度上山料是選擇購買的好時機。山料不值錢,指的是裂多的、賭性大的山料。賭性小裂少的山料,價格也很高。
圖中顯示的是一塊經過人工二次上色的和田玉籽料皮子部分,是典型的二層皮結構。顔色濃集于裂隙處。
圖中的籽料皮子部分有一些裂隙,我們可以很明顯的發現,籽料的顔色都殘留在了籽料的裂隙表面,形成了一條長長的色線,将這塊裂痕勾勒的極為清晰。
上圖為燒皮料,顔色過于濃豔、漂浮、不自然、沒有漸變過渡形态, 沿裂隙或棱線分布富集。
這種方法比較簡單,也是最常見的染色方法,一般被染色的料子都不同程度上帶有棉或者僵,而棉或者僵的地方結構一般都比較疏松,局部密度也相對較低。
這塊是很差的籽料二上染色,可以看到顔色發青,邊上都是僵,肉眼都能看到全裡面是棉,切開幾乎就是廢料……
山料滾成籽料模樣加皮掩蓋痕迹,一般體現為大件。如上圖
有時候我們會看見肉質較好的和田玉材料,重量都在1公斤以上,本來那塊料就可以賣上好價錢,但是為什麼賣家還會上假皮呢?
有好幾種可能,有的希望賣上更高的價錢,可是行家裡手都看得出來是假皮啊!?
做這類假皮隻是一種障眼法,把行家裡手的注意力轉移到皮上,使其疏忽了料子的真假, 其實這種所謂的和田玉籽料是由山料或山流水料模仿籽料的樣子切割、雕琢,可以說是以假亂真。
在這張圖中我們可以看到,籽料的皮部分整體比較均勻,顔色也很自然,皮色均勻的散在籽料皮子的汗毛孔上,黑紅皮色,是由于籽料中料質相對疏松的地方被有色離子沁入而成,色點深入玉肉内部,而不是浮于皮子表面。我們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在紅圈内的光亮處的汗毛孔結構。
有人不白的玉不玩,其實古人對和田玉的白度要求,遠沒有對玉質的要求高,俗話說:珠圓玉潤,意思就是說:是珠,就一定要圓,是玉,就一定要潤。
還有的玉友是,有瑕疵的不玩,古語有道:瑕不掩瑜,意思是說,雖然玉器有瑕疵,但卻不能掩蓋它是一塊好玉,如果一切都追求完美的話,要麼你很難找到你需要的玉,要麼你就要付出很大的代價去購買。
喜歡和田玉的朋友請關注今日頭條号“趣說文玩”,私信回複“和田玉”,免費獲取我整理的《和田玉快速入門》一份,另外我朋友圈每天都會更新一些和田玉作品,大家也可以用上面的方法聯系到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