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5-17 19:41:32

請大家在閱讀前,先點擊上面的“關注”,感謝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給大家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并與您分享閱讀的快樂!筆者後續将會為大家帶來更多的精彩故事。

乾隆三十八年,74歲的首席軍機大臣劉統勳坐着官轎去往宮中參加朝會,當劉統勳的官轎行至東華門外一個坑窪之處時,官轎突然傾斜,失去了平衡,劉統勳身邊的侍從見狀,趕緊指揮轎夫平穩官轎,已免驚擾到官轎中的劉統勳。

《清史稿 劉統勳傳》:三十八年十一月,卒。是日夜漏盡,入朝,至東華門外,輿微側,啟帷則已瞑。

官轎平穩之後,侍從拉開官轎的轎簾察看情況,轎簾揭開的一刹那,侍從突然間發現劉統勳緊閉雙眼,氣息虛弱,侍從下意識到劉統勳突發疾病了,當即命人去往宮中求救。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1

乾隆皇帝聞訊後,當即命禦前大臣福隆安以及禦醫前往東華門去救治奄奄一息的劉統勳,但是等到他們趕到之時,劉統勳已經咽了氣。

劉統勳病逝之後,乾隆皇帝十分重視劉統勳的身後事,乾隆皇帝親自前往劉府吊唁劉統勳,當他來到這位三朝老臣的家中後,他突然被眼前的一幕所驚愕,劉統勳的住所十分簡樸,一點也不像是一個朝中一品大員的府邸,吊唁結束後,康熙皇帝回到宮中,當即召集了滿朝文武後,傷感地說道:劉統勳逝去,朕永遠的失去了一位股肱之臣,劉統勳可謂是本朝的真宰相啊!

《清史稿 劉統勳傳》上聞,遣尚書福隆安赍藥馳視,已無及。贈太傅,祀賢良祠,谥文正。上臨其喪,見其儉素,為之恸。回跸至乾清門,流涕謂諸臣曰:“朕失一股肱!”既而曰:“如統勳乃不愧是真宰相。

我們都知道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任命的宰相衆多,光是正牌的宰相就有44人之多,其中不乏我們較為熟知的張廷玉,李侍堯 ,阿桂,福康安等清廷官員,但是在乾隆時期,能夠被乾隆皇帝稱為乾隆時期“真宰相”的清廷官員隻有劉統勳一人,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2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竟令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隻稱劉統勳一人為真宰相呢?

終身不失正的劉統勳

在乾隆皇帝創作的一首名為《故大學士劉統勳》的五言古詩中,乾隆皇帝這樣評價劉統勳,說他“得古大臣風,終身不失正”,而這句“終身不失正”正是乾隆皇帝稱劉統勳一人為“真宰相”的原因。

劉統勳一生為官,一身正氣,劉統勳出身于書香門第,這就使得他自幼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3

劉統勳打小就對于那些依靠捐資而獲取出仕為官機會的人士是嗤之以鼻的,因此他為了實現自己出仕為官的目标,則是選擇通過科舉考試來獲得。

雍正二年,劉統勳通過自己不懈的努力,考取進士,從而獲得了入朝為官的機會,被朝廷任命為翰林院編修。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4

一轉眼到了乾隆年間,由于劉統勳為官清廉,一身正氣,乾隆皇帝因而對其委以重任,讓其擔任都察院左都禦史,負責監察朝廷官員的一言一行。

《清史稿 劉統勳傳》:六年,授刑部侍郎。服阕,詣京師。擢左都禦史。

當時,朝中的兩位重臣張廷玉,讷親二人都在言行上有過失的行為,劉統勳獲悉這個情況之後,并沒有因為畏懼他們的權勢,而選擇“視若無睹”,反而是義無反顧的上報給乾隆皇帝。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5

乾隆皇帝看完了劉統勳的上報之後,覺得事實清楚,證據确鑿,上報合乎情理,便對張廷玉和讷親二人作出了懲戒,事後,乾隆皇帝将劉統勳上谏的奏疏發給了文武百官看,文武百官看後,都稱贊劉統勳直言敢谏,一身正氣!

《清史稿 劉統勳傳》:上谕曰:“朕思張廷玉、讷親若果擅作威福,劉統勳必不敢為此奏。大臣任大責重,原不能免人指責。聞過則喜,古人所尚。若有幾微芥蒂於胸臆間,則非大臣之度矣。今見此奏,益當自勉。至職掌太多,如有可減,侯朕裁定。”尋命以統勳疏宣示廷臣。

乾隆二十一年,銅山縣黃河水泛濫,乾隆皇帝決定在朝中選派一位能臣去往該地治理水患,最終經過挑選,命做官正氣十足的劉統勳擔任河務總督,前去治水。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6

劉統勳到了銅山縣之後,便帶着人親臨黃河口巡查,巡查完畢之後便開始緊鑼密鼓地布置修築堤壩之事。

但是,劉統勳手下的河道官吏不僅不聽劉統勳的指令,反而是找各種借口托辭怠工,令修築堤壩的事宜嚴重放緩。

《清史稿 劉統勳傳》:二十一年六月,授刑部尚書。尋命勘銅山縣孫家集漫工,解總河富勒赫任,即命統勳暫攝。

我們都知道劉統勳是一個眼睛裡容不得沙子的一個人,他面對這些河道官吏的不作為,顯然不會容忍,為了查明這些河道官吏的不法之舉,劉統勳喬裝打扮,微服走訪,最終查明了這些河道官吏的不法之舉,然後将這些河道官吏全部抓捕問罪,好在當地的巡撫大人為這些河道官吏說情,才使得這些河道官吏撿回了一條命,經過這件事情之後,河道的官吏們不敢在違背劉統勳的指令,全力配合劉統勳修築堤壩,最終順利的治理了銅山縣的水患。

《清史稿 劉統勳傳》:其視楊橋漫工也,河吏以刍茭不給為辭,月馀事未集。統勳微行,見大小車載刍茭凡數百輛,皆弛裝困卧。有泣者,問之,則主者索賄未遂,置而不收也。即令縛主者至,數其罪,将斬之。巡撫以下為固請,乃杖而荷校以徇,薪刍一夕收立盡。逾月工遂竟。

事後,乾隆皇帝對于劉統勳治理水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賞!

劉統勳為官數十載,一生正氣,剛正不阿,先後出任過刑部侍郎、左都禦史、漕運總督、河道總督,刑部尚書,首席軍機大臣,位居宰輔之位,他先後審理和查辦了西安将軍都贲、歸化将軍保德、江西巡撫阿思哈等人的不法之事,維護了大清王朝的法紀和朝綱,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也因而受到了乾隆皇帝的高度評價。

乾隆時期有劉統勳嗎(乾隆在位六十年)7

乾隆三十八年,1700年出生的劉統勳已經74歲了,這個年齡無論放在古代,還是現代,已經是一個高齡了,但是劉統勳并沒有為此退休還鄉,而是依然參與到治國理政的事務中來,在清廷的朝堂之上起着一個中流砥柱的作用。

1773年,劉統勳病逝的前夕,還在為朝堂之事進行奔走,這就使得乾隆皇帝深受感動,在劉統勳病逝後,乾隆皇帝不僅親自來到劉府為其吊喪,更是追贈其為太傅,禦賜其谥号為“文正”,使得劉統勳成為了大清王朝曆史上病逝後獲得谥号“文正”的第一文臣,受後世之敬仰!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