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門見山,今天想和你聊聊天麻。
天麻出自《神農本草經》,其實啊,天麻在古時候很少被稱為天麻,古人習慣稱之為“赤箭”。原因很簡單,古人給中藥起名多為象形,天麻色偏紅,長得像一根根箭似的,因此得名“赤箭”。後來直到宋代的《開寶本草》中才開始沿用天麻之名。
天麻
除此之外,天麻還有很多别稱,諸如天麻因長于息風止痙,為治風之良藥,又被稱為定風草。
天麻主産于四川、雲南、貴州等地,多于立冬後至次年清明前采挖,冬季采挖的稱之為“冬天麻”,開春後采挖的稱之為“春天麻”。
那麼,天麻有哪些功效呢?
天麻
不妨花個三五分鐘,聽遠志娓娓道來。
小兒驚風衆所周知,小孩子比較容易發高燒,而且,小孩子陽氣正旺,這一燒很容就燒到39°C以上。
高燒往往就容易伴随驚厥,主要表現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有的時候還會伴有意識障礙等症狀。而驚厥的頻繁發作或是持續發作,勢必會影響到孩子的健康成長和智力發育。
然則,驚厥是西醫上的說法,在中醫範疇中,證屬“驚風”。
此外,中醫又根據發作的程度将之細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
所謂急驚風,說的是發作的時候身體的表征會猛烈一些,這主要是由于體内本就熱毒積聚,再加上外感熱邪入侵所緻,熱易生風啊!
相對而言,慢驚風的表現就會稍微平穩一些,而慢驚風主要是由于身體虛弱,長期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養所緻。
因此,簡單來講,小孩子發高燒所緻的驚厥,多屬于急驚風。
既然名曰急驚風,那麼治療起來首當平息了這股子“風”。
然而,我們這裡所說的“風”和風濕病的“風”又不盡相同,急驚風的風具體來說是五髒六腑内的“風”,而風濕病的“風”說的是穿梭在我們骨子裡的風。
這個時候,用點天麻再合适不過了。
天麻素來便有定風草之美稱,其質甘潤不烈,作用平和。專入肝經而平息肝風内動,善治各種驚痫抽搐,不論寒熱虛實,皆可選用。
《藥性論》:"治語多恍惚,多驚失志。"
《開寶本草》:"主小兒風痫、驚氣。"
天麻
若是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酌加鈎藤、全蠍等息風止痙的藥材,即鈎藤飲子。
鈎藤
全蠍
若是小孩子驚風的症狀較為平穩,證屬慢驚風,我們上文已經說了,還是體虛的問題,因此當健脾補虛為主,可在天麻的基礎上,加用人參、白術、僵蠶等補脾息風的藥材,即醒脾丸。
人參
白術
僵蠶
頭痛眩暈現在高血壓的人是越來越多了,
我們知道,高血壓患者血壓飙升的時候,總會伴有頭暈頭痛的症狀。
然而,中醫沒有高血壓的說法,在中醫範疇中,證屬肝陽上亢。
中醫認為啊,肝為陰中之陽,為剛髒,肝氣主升。
所以,大家可以去看一些中醫診斷,幾乎是看不到肝陽虛之類的診斷,因為肝為剛髒啊。
然而,肝陽太過,肝火旺盛,同樣容易滋生内風,中醫稱之為熱極生風。
這股子風并非是什麼微風,可以說是狂風。
大家去看,台風來臨的時候,地上的砂石啊全都被往上卷起,肝風也一樣。
我們剛剛就提過,肝氣主升,肝風這麼一來,肝氣就容易升散太過,一股腦地全往上走,因此,高血壓的人一激動就容易面紅耳赤,更有甚者頭痛頭暈,因為氣血都在往上翻湧啊!
天麻入肝經,既能息肝風,又可平肝陽,為治療肝陽上亢所緻的眩暈之良藥。
《本草彙言》:"主頭風,頭痛,頭暈虛旋。"
天麻
多與石決明、牛膝等平抑肝陽之藥同用,即天麻鈎藤湯。
石決明
牛膝
四肢麻木有些人啊,時不時地會有手麻腳麻的症狀,雖不影響正常生活,但心裡總是疙疙瘩瘩的。
去醫院做了一系列的檢查之後,各項指标也均沒有很大的異常。
其實吧,四肢麻木大都和經脈不通有關聯。
衆所周知,我們之所以能跑能跳,能說能唱,主要還是依賴于血液的濡養,而心主血脈啊,我們的四肢離心髒的距離最遠,因此中醫将四肢又稱為四末。
所以一些人體内的經脈不通暢,最先受影響的勢必是離心髒最遠的四肢的,因此也就有了四肢麻木的症狀。
天麻善通經絡,但凡是四肢麻木,屈伸不利諸證,都可以選用天麻來改善。
《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四肢拘攣。"
《本草彙言》:"主四肢攣急,一切中風,風痰。"
天麻
如果想要效果更好一些,可以加用川芎,共奏行氣活血之效。
川芎
風寒濕痹天麻不僅可以入肝經息内風而止痙,
同用可以疏散外風。
一些人上了年紀,風濕病、關節炎的毛病都逐漸顯現出來了,一到了雨天,問題更甚。
因為濕邪本就質重,連帶着風邪在骨子裡肆虐,能好受嗎?
這個時候同樣可以用點天麻,
天麻功善驅散外風,而通經活絡,多用于風濕痹痛、關節屈伸不利者;
《開寶本草》:"主諸風濕痹,利腰膝,強筋力。"
天麻
然,單味天麻藥單力薄,常常與秦艽、羌活等祛風濕藥同用,共奏祛風通絡之效。
秦艽
羌活
然,天麻雖功效良多,但主要還是作為祛風之用,并無滋補之效,是故若想進補者切勿盲目選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