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華品牌的入門級轎車,玩得最溜也是我個人最欣賞的,就是奔馳CLA,跟對手相比有着截然不同的coupe風格,個性的打造尤為成功,而且跟CLS有着神似的設計,豪華氣息一點都不缺失,甚至還有shooting brake的版本,光是這份格調的提升,便令對手望塵莫及。新一代的CLA最近在CES展上首次亮相,但同時在大洋彼岸,國産的A級三廂也上市了,兩者的設計風格相當接近,對于國内消費者來說,誰的吸引力會更大呢?
以前我們想要一輛比C級更小的轎車,CLA是唯一的選擇,它确實比要兩廂A級要優雅和獨特,一個追求靈活和力量感,另一個則要結合動感和典雅,兩者風格不盡相同,所以将CLA成為A級的三廂版,未免詞不達意。如今A級推出了真正的三廂版,針對中國市場還加長了軸距和車身,原本以為新CLA能更專心做好四門coupe的本分,殊不知A級三廂在動感方面的演繹,是絲毫不落下風,空間體驗還更有優勢,既然兩者的設計套路接近,是否意味着A級三廂會比CLA更能讨好國人呢?
老實說,奔馳如今的設計思路有點"天下大同"的意思,原本以為C級跟S級已經相當神似,後來推出的E級有着更高的相似度,而CLS、AMG GT四門,以及最新的A級三廂和CLA,都有着許多極為接近的設計元素,隻能通過身材大小以及不顯眼的比例來區分,這樣的理念我不敢說好或不好,畢竟是市場的接受程度說了算,但差異不大的設計不免有點沉悶。上一代CLA之所以能博取歡心,很大程度是源于外形的設計,來到新一代車型,依舊是貫徹四門coupe的理念,依舊是相對小衆的轎跑風,但與A級三廂比起來,如果不是仔細去對比,它們在外觀上的差别遠不如定位差異那麼大,CLA有更高的腰線,同時設計更深邃和複雜,窗線以下的部分要比A級三廂有更寬的視覺效果,同時車頂弧線也更為平緩流暢,收尾也更自然,不像A級三廂那樣短促緊湊,除此之外的細節都沒有太大的不同。你可以說奔馳将A級三廂造得與别不同,也可以說CLA的突破不大。
車廂内部,除了類似桶椅設計的前排座椅是保留節目,CLA和A級三廂真的很難找出不一樣的地方,無非就是材質搭配上的不同,當然CLA還是少不了無框車門的設計,隻有在開門的一瞬間,你才能發現自己是更尊貴的CLA車主。還沒有摸到CLA的内飾,不敢對空間體驗和造工有太多評論,在此分享一下國産A級以及上一代CLA的體驗,還是能發現奔馳對于這個級别的車型,有點不夠用心的地方,按鈕的觸感以及活動部件的開關質感,确實說不上有多豪華,買内飾送車這句話,似乎不太靈驗。
抛開顔色搭配的不同,你還能找出兩者的差别嗎?
設計上拉不開明顯差距,隻能寄望CLA有更好的動态體驗和性能。國産A級如今隻提供了一副1.3T發動機,有兩種功率調校,而且隻有售價接近30萬的頂配,才有獨立後懸挂,來到新CLA身上,這顯然是無法與轎跑身份相稱的,不出意料,新CLA将會有更強勁的2.0T,我猜測底盤的設定會更為硬朗和激進一些,運動化的呈現會更原汁原味,但這些對于真正購買CLA的人群來說,又會有多大的吸引力呢?或者說,對于一輛以設計格調為主要賣點的入門豪華車,有多少人會重視它開起來有多少樂趣?
A級三廂加長版的到來,并不意味着新CLA就不會進口銷售,要知道以往CLA的月銷量能穩定在三千左右,以一輛進口身份的小衆車型來看,這個數據足以讓人驚訝,因為它的優惠幅度遠遠不如國産對手們,但銷量并沒有拉開巨大差距,足以證明這個市場的受衆人群,對于CLA有着較高的認可。雖然設計上不落下風的國産A級,會搶去部分CLA的潛在買家,但玩定位差異,奔馳向來都是高手,價格不是這類消費者主要考慮的問題,而是品質感和個性化的需求。 END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