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信,漢語詞語,是中國古代禮品稱呼。出自連橫《台灣語典》“伴手贽曰伴手。俗赴親友之家,每帶餅餌為相見之禮。而台北曰手訊;謂手之以相問訊也”。手訊、手信,蓋音轉。“贽”就是禮物。《左傳莊公二十四年》記載:“男贽,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贽,不過榛栗棗,以告虔也”。
在周朝時,外出訪友邦客必須帶着禮物,當時也稱為“贽”。禮物不必太多,夏天是一束肉脯,冬天一隻雉鳥;大夫是一隻雁鳥,卿是一隻羔羊,完全看本人的等級而定。
主人受了贽禮,等客人離去時,仍然盡數奉還,禮物是象征性的,隻是臣下獻給國君,卑下者獻給尊長者的禮物是不奉還的。可見古今中外的交際來往,都離不開送禮這個内容。
送給老師的禮物、學費叫贽敬。一隻鵝、一包棗,禮物雖輕,送的卻是情意。
直到今天,初次見面的客人來訪,闊别多年的舊友重逢,總得象征性地送點“手信”:幾斤水果、一兩包糖、一盒點心,乃至少到一束鮮花、一根羽毛。
古往今來,潮人世代相沿,迎春佳節登門拜年或探親訪友、贈别餞行,常特意攜帶禮品緻送,以深表情意。這些随帶禮物人們常慣稱為“手信”。
廣東話裡的“手信”,就是人們通常出遠門回來時捎給親友的小禮物。并非按計劃買來的大件或貴重商品,而信手捎來,故稱“手信”。
近年來手信的意義範疇逐漸擴大,趨向于禮品的含義,也衍生出了諸如 手信網 之類的電子商務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