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高質量創作大賽第三季#
今天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二個節氣“冬至”。冬至的“至”是“極緻”的意思,指的是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是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所以,冬至還有一個名字叫“南至”。冬至是冬天的節氣,所以也稱“冬節”,又因為冬至到,年也緊跟着到了,所以又叫“亞歲”。
冬至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所以各地都有紀念的習俗,但南北習俗各有不同,南方人祭祖、宴飲,北方人吃餃子。
我們知道,端午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那麼,北方人冬至吃餃子又是為了紀念誰呢?
原來,冬至吃餃子是民間為了紀念東漢時期的醫聖張仲景。
張仲景是南陽涅陽(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據傳,張仲景告老還鄉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風刺骨,天寒地凍,耳朵幾乎都要被凍掉。
回鄉的路上,張仲景看見沿途很多衣衫褴褛、面黃肌瘦、無家可歸的百姓在寒風中瑟瑟發抖,因為穿得薄,連帽子也沒有,很多人耳朵都被凍僵了,紅腫潰爛,如果不及時醫治,有可能失去耳朵。
醫者仁心,此情此景,更加堅定了張仲景到民間行醫,為百姓看病的決心。
為了盡快治療百姓被凍傷的耳朵,張仲景研制出一種發熱禦寒的食療秘方“祛寒嬌耳湯”。
“祛寒嬌耳湯”的原料是“羊肉、辣椒”以及其它可以發熱祛寒的藥物,将這些原料放在鍋裡煮熟後撈出來,然後剁碎,再用面皮把剁碎的料包起來,而且包成“耳朵”狀,作用是治療耳朵凍傷潰爛,所以,張仲景給它起了個名字“嬌耳”,這就是最早的“餃子”,也是北方人吃餃子的來曆。所以,我們現在吃的“餃子”原來叫“嬌耳”。
張仲景研制好“祛寒嬌耳湯”,便讓弟子們在南陽東關搭建一個大舍棚,建起爐子,支起大鐵鍋,為那些無家可歸的窮苦百姓熬制“祛寒嬌耳湯”,而這一天正好是冬至節氣。
排隊來領取“祛寒嬌耳湯”的百姓很多,每人一碗湯,湯裡兩個“嬌耳”(就是今天我們吃的餃子)。那些無家可歸、耳朵都被凍傷的百姓喝了祛寒湯,吃了“嬌耳”,渾身發熱,寒氣頓消,被凍傷潰爛的耳朵也逐漸好了。
當時,張仲景開的舍棚從冬至那天一直持續到大年三十,為了慶賀凍傷的耳朵被治好,當地百姓在大年初一早上,仿照張仲景“嬌耳”的樣子,做成面食慶賀新年,也感恩張仲景。這也是大年初一吃餃子的來曆。當然,這隻是傳說。
張仲景從小就憐憫百姓,厭惡官場,輕視仕途。東漢末年,朝政不安,人心渙散,戰亂不止,兵禍連連,生靈塗炭、橫屍遍野。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張仲景,從小就萌發了學醫救民的理想和願望,10歲那年,他就拜同郡醫生張伯祖為師學習醫術。
張伯祖是當地的名醫,經他看過的病人,大多數都能痊愈,而張仲景學醫也非常認真刻苦,張伯祖也非常喜歡這個學生,把自己所有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的傳給張仲景。
張仲景成年後,醫術越來越精,積累的經驗越來越多,每天除了給百姓治病,就是上山采藥,最終寫成了千古不朽的醫學名著《傷寒論》。
張仲景生于河南南陽,行醫于湖南長沙和南陽兩地,深受兩地百姓愛戴,年老後,他曾對身邊人說,我生于南陽,不忘家鄉養育之恩,喝過長沙水,不忘長沙父老情,我死後,你們擡着我的棺材從南陽往長沙走,靈繩在哪裡斷了,哪裡就是我的歸宿之地。
那年冬天的冬至,張仲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送葬的隊伍擡着靈柩走到當年張仲景為百姓熬制“祛寒嬌耳湯”的地方,靈繩突然斷了,人們就按照張仲景生前的意願,把他埋在這裡。長沙的百姓也前來為他送葬,并為他修建了一座祠堂,就是現在的“醫聖祠”。當然,這也是傳說。但,雖然是傳說,卻說明了人們對醫聖張仲景的懷念之情。
今天是冬至,北方家家戶戶吃餃子,我家也包了餃子吃。盡管我們現在早已吃得飽、穿得暖,不怕耳朵被凍傷潰爛不吃“祛寒嬌耳湯”了,但在吃餃子的同時,我還是盛了一碗餃子獻給張仲景醫聖。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