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知乎員工稱,知乎視頻部門正在進行一輪大規模裁員;而通過公司的一個内部系統,可以監測到員工是否有離職傾向。知乎否認了裁員和安裝監測系統的說法,稱未安裝使用過網上所說的行為感知系統,今後也不會啟用類似軟件工具,對于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一向持堅決反對态度。
不過記者了解到,這類監測員工上網行為的系統的确被多家公司安裝使用,如深信服公司開發的“員工行為感知系統”就可監測員工的離職傾向,如投遞簡曆情況,以及員工利用内網聊天、看視頻等打開無關工作網站的情況。當天,深信服的股價微跌,市值600億元左右。
網友:監測離職侵犯了自己隐私
在網友曝出的“行為感知系統”截圖中,後台可以看到員工是否有離職傾向,比如某位員工具體在51job、拉勾網、智聯招聘等網站登錄次數、搜索的關鍵詞、投遞的簡曆名稱、投遞時間,後台還可以下載查看這些簡曆。系統會自動判定這些員工離職的風險是否高,将他們列入一張動态表格中。
不少網友都對此表示震驚,認為侵犯了自己的隐私:“嚴重侵犯員工隐私!”“這年頭,跳槽都要受到管制嗎?”“技術作惡”等等,也有網友表示:“拿公家電腦幹私事本身就不占理,投個簡曆下班回家整不好嘛,要給人留整你的機會”。
一互聯網大廠HR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套系統的設計很“不符合邏輯”:“他都在自己看機會了,何必花錢裁他呢?這個我覺得是違法的,而且一般的HR不太需要這套系統,我們公司是沒有的。”對于将系統用來監測重點骨幹員工,他也表示:“這些人都不用上招聘網站投簡曆的”。
深信服行為感知系統已申請專利
北青報記者對比了解到,該系統為網絡安全領域上市公司深信服開發的名為“行為感知系統”的網絡監測系統。在官方介紹中,深信服稱:“深信服行為感知系統BA,是深信服上網行為管理的又一大颠覆式創新,它基于上網行為管理的海量上網日志,對用戶行為特征進行深度建模分析,不斷推出不同場景的行為感知應用,持續挖掘數據價值,幫助組織洞悉行為風險,簡化運維管理。”
企查查App顯示,“深信服行為感知系統BA”最早發布于2016年,并于2018年申請了相關專利。這套系統的主要賣點是通過數據分析幫助客戶充分發揮數據價值,實現上網的可視化管理,提前洞察風險行為。
具體來說,這一系統設計的初衷是為避免公司核心骨幹員工突然離職對公司造成損失或者影響,離職傾向分析通過識别用戶的上網行為,提前識别出有離職傾向的員工,幫助企業管理員做好員工離職傾向的事前發現,并有效接入,減少公司損失。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用戶手冊中介紹,設備内置包括一些常見的求職網站,且隻針對http的網址進行數據分析,管理員還可以自定義網址。根據設置,在離職傾向分析首頁會輸出相關數據,從部門和個人兩個方面,包含“離職傾向人數”、“高危人數”、“離職傾向部門”、“離職傾向員工”。根據用戶簡曆投遞,訪問招聘網站次數以及站内搜索關鍵字和站内職位申請的次數來判斷用戶離職風險傾向。如果用戶有投遞簡曆,站内申請職位的任一行為,設備會标記為高危,如果隻有多次訪問招聘網址,設備會标記為疑似。
不僅監測離職,還可以監測打遊戲和看視頻
除了離職傾向外,這一系統可以進行多種“應用行為分析”,包括用戶在工作時間上了哪些與工作無關的網站。根據管理員的設置,系統可以監測員工的工作效率,比如根據視頻流媒體、社交聊天、遊戲、微博論壇、工作無關網站、金融炒股等網站浏覽時間,定義消極怠工員工行為,為工作考核提供參考。
一份官方的宣傳材料顯示,該系統可以被應用到公司,進行離職傾向分析、洩密追溯分析、工作效率分析、惡性事件感知等;還可以應用到高校來監測校園網貸、沉迷網絡、定位貧困學生等;此外還有其他角度的監測應用。
記者了解到,這套系統的價格是按照不同系統、不同規模用戶數來收費,如一款2萬用戶以内的系統,價格在10萬元左右。
近三年毛利率約70%,市值600億元
深信服的運營主體是深信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董事長、總監理和法定代表人均為何朝曦,其大股東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公司。深信服專注于企業級安全與企業級雲計算領域,在全球共設有50餘個直屬分支機構,員工規模超過3300名。 經營範圍包括計算機軟硬件的技術開發、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等。
2018年5月,深信服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根據深信服2021中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25.86億元,同比上升48.26%;歸母淨利潤-13295.44萬元,同比下降5.81%;負債率33.61%,投資收益3685.23萬元,财務費用-10424.11萬元,毛利率66.87%。
此前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2020年實現營業總收入54.6億,同比增長18.9%;實現歸母淨利潤8.1億,同比增長6.7%;每股收益為2.01元。報告期内,公司毛利率為70%,同比降低2.2個百分點,淨利率為14.8%,同比降低1.7個百分點。從業務結構來看,網絡安全業務帶來的營收約為33.49億元,占比達到61.35%;雲計算及IT基礎架構、基礎網絡及物聯網兩項業務的占比分别為29.15%和9.5%。
受到負面事件的影響,深信服股價當天下跌1.77%,收報144.50元,總市值600.71億元。
知乎:否認裁員及監測員工
對于引發這一事件讨論的知乎視頻部門裁員說法,知乎方面回應在視頻業務上沒有裁員計劃,還要歡迎視頻業務的優秀人才加入,特别是産品、運營等崗位。對于監測裁員系統,知乎澄清表示,核查後發現,事件源頭是某KOL将一張疑似監測員工離職軟件系統的截圖發在網上,并被部分人曲解、聯想到知乎身上。知乎表示從未安裝使用過網上所說的行為感知系統,今後也不會啟用類似軟件工具。對于網上該系統的截圖,從未接觸過,因此也不清楚其真實性。特别需要聲明,對于違規收集個人信息安全的行為,本身嚴重背離知乎價值觀,對這類系統一向持堅決反對态度。
律師:若沒有告知員工則侵犯個人隐私
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占領對記者表示,首先,員工的上網行為,包括訪問哪些網頁、購買什麼産品或者與他人聊天等等,都屬于員工個人信息甚至隐私的範圍。即使使用辦公電腦,員工也享有個人隐私。
但是,其次來說,用人單位對員工也享有用工管理權,多數用人單位會制定内部規章制度,禁止員工在工作時間從事與工作無關的上網行為,并因此通過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進行監控。
趙占領表示,這種情況是否構成侵權關鍵是看用人單位在安裝監控系統、監控員工行為之前是否明确告知員工并經過其同意。如果未經員工同意,這種行為涉嫌侵犯員工的個人信息及隐私權。當然,具體的侵權方是使用這套系統去監控員工行為的用人單位,研發這套系統的企業并不必然構成侵權。因此,這種軟件就像監控攝像頭一樣,其實還是屬于中立的工具,是否構成侵權主要看軟件的使用者的行為。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溫婧
編輯/田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