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根據火罐大小、材質、負壓的力度各有不同。留罐時間應根據病情、部位決定。一般留罐10~15分鐘,大罐吸拔力強,可适當縮短時間,否則可能會起泡。
拔罐是指借助熱力或其他方法,排除罐中空氣,形成負壓,使其吸着于身體某一部位或腧穴,造成局部充血,使毛細血管擴張,對腧穴、經絡産生刺激,以通暢氣血、宣散邪阻、調節體内的代謝,從而達到治療功效。拔罐的效果維持時間通常根據個體情況不同而存在差異。該方法吸毒排膿,利于皮膚問題的改善,還可以調整人體機能,利于人體健康。物理療法,避免化學藥物對身體的損害。
四種拔罐手法:
1、留罐法:是指把罐吸附在相應位置後滞留一定時間的方法。此法适用于治療風濕痹症、感冒咳嗽、胃痛、嘔吐、腹痛、洩瀉等病症。
2、閃罐法:是指把罐吸附于相應位置後,用一隻手壓住皮膚,另一隻手握住罐體快速拔下的方法。如此反複多次,直至皮膚潮紅、充血或淤血為度。此法适用于治療局部皮膚麻木、疼痛等病症。
3、走罐法:指拔罐時先在所拔部位的皮膚上塗一層凡士林油(或其他潤滑油)後,再拔罐。然後,醫者用手握住罐子,在塗有凡士林油的部位上、下或左、右往返推動。當所拔部位的皮膚紅潤、充血、甚至淤血時,将罐起下。此法适用于治療肌肉豐厚,皮膚平坦部位的病症,如脊背、腰臀、大腿等部位的酸痛、麻木、風濕痹痛等病症。
4、刺絡拔罐法:即将皮膚消毒後,用三棱針點刺出血或用皮膚針叩打後,再行拔罐,以加強刺血治療的作用。此法多用于治療丹毒、扭傷、乳癰等病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