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人怎麼過元宵節

古人怎麼過元宵節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7 08:38:07

  1、燃燈。燃燈風俗起至漢朝。元宵節為什麼要點燈,這要從元宵節的别名上元節說起。道教把正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稱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稱為下元節,合稱三元。這三天分别是主管天、地、人三官的誕辰,其中天官大帝民間普遍認為是堯舜禹的堯帝,他的生日便是正月十五。傳說西漢漢武帝曾經在正月夜裡在皇宮内燃燈祭祀太一神,這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明的開端。到了東漢漢明帝時期,佛教傳入了中國。根據宋朝《歲時廣記》引述的記載,漢明帝令燒燈,以表佛法大明。漢明帝劉莊尊崇佛教,不僅在皇宮和寺廟内舉行燃燈法會,又令全國無論士族庶民一律挂燈,以表示對佛祖的尊敬和信仰。也就是從這個時候起,這種佛教禮儀從宮廷發展到了民間,逐漸形成了日後規模盛大的民俗節日。

  2、賞花燈。“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随着元宵節在民間發展的越來越盛大,也逐漸形成了辦燈會賞花燈的習俗。燈會上一定會有一些傳統的舞龍和雜耍活動,在《明憲宗元宵行樂圖》裡,就把街邊雜耍的班子和賣雜貨的小攤都請到了皇宮裡,讓皇帝和缤妃們也能體驗一把民間的樂趣。

  3、吃元宵。元宵節最大的風俗,是吃元宵。吃元宵這個風俗,據說是從宋朝開始的。最早的元宵,名叫“浮元子”“團子”等。元宵的做法也多種多樣,因為元宵在水中煮時或浮或沉,所以被人們稱為“浮元子”。元宵有團圓之意,一家人一起吃,憑添了許多喜慶團圓的味道。關于吃元宵還有一個故事,袁世凱稱帝後,忌諱元宵諧音“袁消”,下令将元宵改名“湯圓”,一直流傳至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