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烏龜食性較廣,稻谷、小麥、豌豆、小魚、蝦、昆蟲、蝸牛、精豬肉等均吃,z其中最喜歡吃的三種食物是小魚、精豬肉、玉米。
2、烏龜(學名:Mauremys reevesii)是龜科、拟水龜屬爬行動物。頭小,不及背甲寬的1/4,頭頂前部平滑,後部皮膚具細粒狀鱗;吻端向内側下斜切,喙緣的角質鞘較薄;下颚左右齒骨間的交角小于90°。背甲較平扁,具3條縱棱,四肢略扁平,指、趾間均具蹼,具爪。尾較短小。背甲棕褐色,腹甲及甲橋棕黃色,每一盾片均有黑褐色大斑。頭部橄榄色或黑褐色;頭側及咽部有喑色鑲邊的黃紋及黃斑,并向後延伸至頸部。雄性個體幾乎整個呈黑色,有異臭,雌龜背甲棕褐色。
3、烏龜屬半水半栖、半陸性爬行動物。主要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庫、池塘及其他水域。白天多陷居水中。夏日火熱時,便成群地尋找蔭涼處。性情溫和,相互間無咬鬥。遇到敵害或受驚吓時,便把頭、四肢和尾縮入殼内。烏龜是雜食性動物,以動物性的昆蟲、蠕蟲、小魚、蝦、螺、蚌、植物性的嫩葉、浮萍、瓜皮、麥粒、稻谷、雜草種子為食,耐饑餓能力強,數月不進食也餓不死。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鮮、韓國、東帝汶、印度尼西亞(較小的桑達島)、帕勞、中國。
4、繁殖方式:自然條件下5齡烏龜開始成熟,7齡成熟良好。從體重看一般雄龜150克,雌龜250克性開始成熟。每年長江流域一般4月底開始産卵至8月底,5-7月份為産卵高峰期,一年中雌龜可産卵3-4次,每次隔10-25天,每次産卵5-8個,水溫、氣溫27-30℃最佳,超過35℃,則停止産卵。烏龜的産卵過程可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選擇穴位。到處爬行,以選擇土質疏松有利于預防敵害的樹根旁或雜草中。土壤的含水量約為5-20%。第二階段挖穴。卵穴口徑約為3-4厘米,穴身稍有傾斜,深約8-9厘米。第三階段産卵。把卵産在穴中,産後把土蓋滿卵穴時,再用整個身體後半部腹闆用力壓實。整個生殖過程約8小時。卵産下約30小時殼上方有一白點,即為受精卵,産後30天,受精卵變成淺紫紅色,70天後卵殼變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