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精養鳙魚的方法

精養鳙魚的方法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8-30 12:22:10

  1、池塘的選擇。

  鳙魚苗種培育池面積以1/151/15hm2,池深1、5米左右;池堤牢固不滲漏;池底平坦淤泥适量,無水草叢生;魚池向陽,陽光充足。而且放養前必須經過清整。

  2、苗種放養。

  以往湖泊、水庫鳙魚的放養規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規格魚種,在現代技術條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規格魚種。

  檢疫與消毒:魚種放養入庫前必須進行魚病檢疫和魚種消毒。嚴禁放養帶有傳染病的魚種入庫。

  精心操作:經長途運輸的魚種運到水庫後,應先用庫水緩緩加進裝魚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溫與庫水溫差不大時,再将魚種慢慢地投放入庫。魚種放庫後,放養人員還應站在庫邊或船上,用船槳輕輕地攪動庫水,緩緩地驅趕魚種遊向大水面。

  放養時間:應選擇在水溫5~10℃的冬季或初春時進行。此時有利于魚種的高密度運輸,可以減輕運輸中的傷亡;魚種和兇猛魚類的活動能力減弱,兇猛魚類對放養魚種的危害也相對減輕。

  放養地點:應選擇在水庫上遊水淺、避風、向陽的肥沃庫灣處。這樣,遠離水庫下遊的溢洪道、洩洪洞,放養魚種的逃逸機會可以減少,對大水面環境的适應時間可以縮短,生長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3、水質管理。

  水質的好壞是養鳙魚成敗的關鍵,在養鳙魚過程中應時刻注意水質的變化。觀測水質可以用透明度來做标準。

  在幼鳙魚階段透明度應控制在25—35厘米,幼鳙魚以後應在35—45厘米,若鳙魚體達到8—10厘米時,透明度小于30厘米,一周内就有可能出現黑鰓病。

  (1)經常換水換水量和換水時間應根據水色的變化、透明度、鳙魚外殼及鰓部的清潔度及底質的污染程度來決定。

  (2)調節鹽度在淡水源充足的地方,為使斑節對鳙魚生長快速而舒适,應根據鳙魚的不同生長階段來調節鹽度。

  (3)改良水質有條件的養鳙魚場還可以使用水質改良劑如過磷酸鈣、微生物制劑、光合菌類等來改良水質,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機質,減少氨等有毒氣體的危害。

  4、飼養方法。

  投餌。鳙魚主養想要獲得更高産量,就必須投餌。餌料可以是麥麸、皮糠,但效果都不如專用鳙魚飼料好。鳙魚飼料由餅粕、糠麸、魚粉等與添加劑構成,要求營養價值比草魚飼料要高,與鯉魚、鲫魚等雜食性魚類相近,一般制成粉狀,含粗蛋白30%以上。當春天水溫達到15℃時,先在上風處慢慢人工馴食,與馴食其它吃食性魚類大同小異,但是時間可能要稍長些。夏秋季節水溫在26℃以上時,是鳙魚生長×快的時節,一定要結合水質管理加強投喂。鳙魚訓食成功後,投喂量一般為池魚體重的1%一3%,×喂2—3次,投喂時一般集群圍繞在食場遊轉,頭部半露水面,連水帶飼料吞入口中,整體表現不如其他吃食性魚類激烈,相對溫和的多,餌料系數一般在2—3之間。有人用膨化微粒浮性飼料投喂鳙魚,雖然飼料質量很好,但是效果很不理想,魚生長不勻,大小懸殊,并且餌料系數很高,群體産量也一般。還有人用蛇皮袋裝麻油渣、菜油渣、幹雞糞以及其他粉狀飼料,懸挂在池塘上風安靜向陽處,一般每畝挂一個口袋,鳙魚群餓了就會自己去碰觸口袋吃食,這個方法特别适用于那些油坊下腳料來源方便、價格低廉的池塘,并且被網箱養殖者借鑒使用,取得較好的效果。

  5、疾病防控。

  魚病防治堅持“以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魚病一般在“大麥黃,白露心”易發病,一個是水溫逐漸上升,另一個是水溫逐漸下降。這兩個季節是魚病的流行高峰季節,要提前預防。防病采用先殺蟲,後滅菌的方法。以目檢或顯微鏡診斷魚病,對症下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