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下觀影感受:大格局,松散故事,精神統一。
四個年代,四段故事,平行發展,在人物、情感、境遇上又有一定的聯系。
四個年代:2000年之後的北京;1962年的北京;1938年的昆明;1923年的北京。
電影一開始,就有旁白“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這個問題一出現,就給人“我的目的 不是要給你講一個故事”的感覺。
電影裡,卻說了四個人的故事。而這四個故事,都不是要給你講故事。這種結構很難把控,這種做法也很冒險。
但是在我看來,幾個故事都有一個核心,拿片中的一句台詞來總結的話就是:不要放棄對生命的思索,對自己的真實。
陳果果在商業伎倆、如何對待與自己無血緣關系的生命面前,面臨的是良心的真實。
王敏佳、陳鵬、李想面對的是情感和事業的真實。
沈光耀在母親願其過好自己的小人生的時候,面對的是投身革命實現更大自我價值的真實。
吳嶺瀾面對的是正确的認識自己天資的真實。
“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幾個故事也是在“聽從内心的真實”這一點上做到了精神和表達的統一。以舉重若輕的方式成就了大故事和大情懷,但是又通過具體的人和事讓觀衆能夠産生情感的共鳴。
比如,富家之子沈光耀,背着母親投身革命。沈母來學校找他,說的是,我和你爸爸希望你能夠平平安安,希望你結婚生子,感受做父母的幸福。而沈光耀,還是投身戰争。
其實沈母,并非預料不到沈光耀仍舊會去參加戰争。那種表面上的氣定神閑,是在告訴兒子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愛惜自己,同時也是給自已一點希望。
沈光耀在回複母親的信裡寫道,大緻意思是說,“在國家危亡之際,每天都有無數的人面臨死去,我不敢說累”。之後,他在一次戰役中,駕駛飛機撞向敵人的戰艦,犧牲。
之後,沈光耀的同學也準備投身革命,對沈母說:“不是天下之大,容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而是國家危亡,我們都要上戰場。”
沈母給兩個同學端來茶說: “喝杯茶,再趕路。”
而後鏡頭升起,牌匾上寫着“三代五将”。
沈母的平靜,沈光耀沖向敵軍戰艦的平靜;經曆過死亡,抱着愛的信念去尋找陳鵬的王敏佳在風沙鐵軌上行走時候的平靜;吳嶺瀾聽到泰戈爾的演講,決定面對真實的自己時候的平靜,張果果在四胞胎的卧室玻璃上畫下一座理想家園時候的平靜。
正是,清華校長梅贻琦的那句,“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都能從内心散發出一種平和的喜悅,這就是真實。”
真誠善良,無怨無悔;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