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富饒的内蒙古地大物博,物産豐富,内蒙古境内由于其獨特的地理環境生長了經濟價值非常高的動植物。内蒙古的菜點風格在蒙古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融入了漢族口味的特點,使其更具美食特色,這是内蒙古特有的。蒙古族人的飲食比較粗犷,以羊肉、奶、野菜及面食為主要的菜點原料。烹調方法簡單、調料單一,保持了原汁原味的特點,其中以炖、烤、涮最為著名。菜點崇尚豐滿實在,注重原料的本味。由于内蒙古東西跨距太長,個人建議四五個朋友或一家幾口自駕遊,這樣更能領略内蒙古風光和美食,來内蒙古的黃金季節6~10月份,其中7~8月份最佳。由于内蒙古美食衆多,逐步分幾個篇章隆重介紹内蒙古美食。
1.烤全羊
内蒙古烤全羊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是内蒙古地區人們的一道傳統的美食。烤全羊最初是起源于西北遊牧民族,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但是個人建議不要吃烤全羊,消費太高,吃不完,隻要點一份烤羊排或是烤羊腿足以領略内蒙古烤肉特色,便宜實惠,烤羊排一層皮,一層肥,一層肉,外焦裡嫩入口那叫一個香啊,烤羊一般先要加上作料腌制,然後再烤制,烤制的過程中還要不斷的刷一些調料,羊肉才更加的有味。烤制好的羊肉色澤金紅,羊皮酥脆,羊肉嫩香。
2. 炖羊肉、手扒肉
炖羊肉、手扒肉是蒙古人傳統的食品之一,也是日常生活中肉食用的主要吃法。将肥嫩的羊肉用傳統的方式宰殺後,剝皮去内髒,去頭去蹄,洗淨,卸成若幹塊,放入白水中清煮,待水開肉熟即取出,記住調料隻放辣椒、生姜、鹽那,其它調料一概不放,放置于大盤中上桌,大家手拿蒙古刀大塊大塊地割着吃,因為是用手抓食而得此名。這種炖羊肉保持了牧區原始的味道,那叫一個肉香,吃完羊肉喝碗羊湯,回味無窮,特别提示:内蒙古羊湯不要錢喔。
3.燴酸菜
巴盟燴酸菜是内蒙古西北部一道深受歡迎的家常菜,排骨肥而不膩,酸菜酸香爽口,綿軟的土豆,滑溜的粉條,湯少而不幹硬,配上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啃着排骨,大口吃菜、吃肉、吃飯,大碗喝酒,絕對是件幸福的事。在西部地區冬天幹燥寒冷,巴盟燴菜的湯汁濃郁飽滿,食材吸足了調料,所以又香又下飯,非常受西部人民的喜愛,據說走南闖北的人路過此地,吃過此菜,都是印象深刻。按照内蒙當地的習慣,吃到還剩碗底燴酸菜的時候,要在碗裡加剛燒開的滾水,喝一碗酸香可口、飄着油花的酸菜湯,心滿意足,解膩醒酒!
4.羊雜碎
内蒙羊雜碎講究三料、三湯、三味。從用料、制作和食用搭配都有嚴格的标準。雜碎三料又分主料和副料,正宗的全羊雜碎之主料,又叫三紅,是心、肝、肺,下鍋的時候切成碎丁或薄片;三副料又叫三白,是腸、肚、頭蹄肉,下鍋時要切成細絲和長條。一碗羊雜碎,看的就是主副料全不全。
有的人認為街邊賣的羊雜碎不衛生,自己買原料熬制可做出了的味道又膻又醒,這是為什麼呢?老店這羊雜碎一鍋湯長熬不換不斷地往裡面續賣,甚至是這鍋湯經營者叫賣幾年就熬上幾年,湯稠如油,色酽如醬,過往食客買上一碗吃,這叫吃老湯雜碎。雜碎酥爛綿軟,醇香美味存于湯中,故經營者最舍不得給食客多加湯。
5.風幹牛肉幹
牛肉幹源于成吉思汗鐵騎的軍糧,攜帶方便,營養豐富,牛肉幹在遠征作戰中起着很重要作用。風幹牛肉主要選用牛後腿肉,去掉筋後經過風幹、泡炸等工序制作而成。草原牧民自古就有晾曬牛肉幹的習俗,風幹牛肉是招待貴客的食品。到了内蒙古一定要多買一些風幹牛肉帶回來,牛肉幹便于保存和攜帶,是送親朋好友或者自己作為零食的最佳選擇,去飯店也點一份麻辣牛肉幹,喝着草原白吃着牛肉幹那叫一個惬意。
6.冰煮羊
内蒙涮羊肉為成吉思汗首創,有着悠久的曆史了,多選用大尾綿羊的外脊、後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鍋沸湯中輕涮;再取備好的麻醬、腐乳、韭菜花、蔥花、姜絲、蝦油等作為蘸料,邊吃邊涮。由于現在涮羊肉已經在全國各地都能吃到,愛吃的内蒙人又把涮羊肉發明了一個特色吃法——冰煮羊,那就是在火鍋裡面加入冰塊和羊肉一起涮着吃。這種羊肉跟我們平時吃的羊肉是不一樣的,這是塊狀的羊,而我們平時吃的羊肉則是一片一片的,這羊肉吃起來沒有半點羊膻味,而且這樣涮着吃味道相當不錯。這羊肉吃起來非常的質嫩,口感非常好。除此之外比涮羊肉略貴,但這是實打實的純羊肉,值得一品。
7.蒙古血腸
血腸主要是用羊小腸和羊血為原料制作而成。将鹽、蔥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調成血漿。再将羊腸用鹽水洗淨,灌入調好佐料的羊血,細線紮緊羊腸兩頭于水中煮熟。煮熟的血腸可以放入肉湯中再次的煮,或者是煎烤都可以,經過精心烹饪後的羊血腸又香又嫩,品嘗一口,滿嘴生香,十分解饞,别有一番風味。當然裡面也可以灌入七分瘦三分肥的羊肉,那就是肉腸了,更具内蒙特色。
8.扒駝掌
阿拉善盟是中國的駱駝之鄉,駱駝資源豐富,駝掌可以做出紅燒駝掌和扒駝掌美味佳肴,駝掌可以制作成紅燒駝掌和扒駝掌,駝掌又可做全駝掌,全駝掌采用剝皮後的駝蹄,進行加工,制做方法如熊掌,用文火慢炖,駱駝的腳掌因常用于行走,所以肉厚而有彈性,駝掌肉味道獨特,肉質細嫩,其味道并不輸給熊掌,乃是大補之品。
9.黃河鯉魚
北方人在每年開河期間要吃開河魚,尤其是黃河流域的人們一般以吃黃河開河鯉魚為最大口福和追求。
“冬初河水,魚在冰中不食不動,至來春冰開取之,極肥美,其封河時所取則味稍遜。”可以證明,古人早已懂得享受開河魚。在冬天冰封水面的時候,魚處于休眠狀态,很少進食和活動。經過一冬的淨化,魚體中的一些異味物質漸漸溶于水,魚體内儲存的營養物質,尤其是脂肪、肝糖的轉化、消耗,魚的肉質更加鮮嫩和純淨,所以開河魚有最純正的“魚”味。開河魚好吃,又鮮又嫩,味道非常純淨,絕對能吃出來,跟平時的魚味道就是不一樣,所以會吃魚的人一定不要錯過這個春天。
10.驢肉
随着畜牧業擴大,内蒙古毛驢養殖正在形成較大規模,驢肉在逐步被廣大食客認可,是内蒙的又一特色餐飲。
提到驢肉,大家都有聽過這麼一句話:“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句話足以說明驢肉的美味,從營養學和食品學的角度看,驢肉比 牛肉 、豬肉口感好、營養高。驢肉中氨基酸構成十分全面,8種人體必需氨酸和10種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十分豐富,驢肉可補氣養血,養心安神,可護膚養顔,更有滋陰壯陽、安神去煩。驢肉有多種烹饪方法總有一款滿足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