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例子? (一)課文原句:同上(六年級上冊第8課日積月累),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例子?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一)課文原句:同上(六年級上冊第8課日積月累)
(二)文化因素:出自曹植《白馬篇》:“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父母且不顧,何言子和妻!名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捐軀為國難,視死忽如歸。”
(三)文化内涵:詩中的“視死如歸”也是成語,意思是:把死看成像回家似的,形容不怕死,多指為了正義的事業,不惜犧牲生命。
引詩的内涵是:既然置身在戰鬥之中,對自己的性命怎麼可以顧慮?這時連父母都顧不上,怎麼能顧及妻子和兒女?既然自己是上了壯士名冊的,就不能再考慮私人的安危,就要為國犧牲,把死看成是像忽然回家一樣。
上面的引詩是《白馬篇》中的片斷。《白馬篇》是一篇熱情歌頌邊塞遊俠青年并抒發自己志向的詩篇。此詩描繪了邊塞青年捐軀赴難,奮不顧身的英雄行為,贊美他們擅長騎射,勇猛殺敵,忠心愛國的高尚品格。同時也抒發了曹植個人崇高的愛國熱忱和渴望為國家建功立業的遠大抱負。
說明:為了幫助小學生家長順利地為自己的孩子答疑,幫助小學新入職的教師查找資料,幫助高年級學生順利自讀,本《随筆》将對這些含傳統文化因素的名言警句做一些講解。敬請閱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