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22 10:23:04

守歲

宋代:蘇轼

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

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

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

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

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

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

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1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2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3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4

譯文及注釋

譯文

要知道快要辭别的年歲,有如遊向幽壑的長蛇。

長長的鱗甲一半已經不見,離去的心意誰能夠攔遮!

何況想系住它的尾端,雖然勤勉明知是無可奈何。

兒童不睡覺努力掙紮,相守在夜間笑語喧嘩。

晨雞呵請你不要啼唱,一聲聲更鼓催促也叫人懼怕。

長久夜坐燈花點點墜落,起身看北鬥星已經橫斜。

明年難道再沒有年節?隻怕心事又會照舊失差。

努力愛惜這一個夜晚,少年人意氣還可以自誇。

注釋

⑴垂盡:快要結束。

⑵壑(hè):山谷。

⑶修鱗:指長蛇的身軀。

⑷強(qiǎng):勉強。

⑸嘩:一作“喧”。

⑹撾(zhuā):擊,敲打,此處指更鼓聲。

⑺燈燼(jìn):燈花。燼,物體燃燒後剩下的部分。

⑻北鬥斜:謂時已夜半。

⑼蹉跎(cuō tuó):時間白白過去,光陰虛度。▲

有用(18)沒用(6)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仁宗嘉祐七年(1062年),其時詩人在鳳翔簽判任上,同時還寫了《饋歲》《别歲》,三首詩寄與蘇轍。1061年,蘇轼應制科入三等,以“将仕郎大理寺評事簽書節度判官廳公事”,十一月至鳳翔(治所在今陝西鳳翔)。知府宋選對蘇轼十分關心愛護。蘇轼公事之暇,縱觀附近的名勝古迹,留下了有名的《鳳翔八觀》詩。這年蘇轍授商州(治所在今河南商縣)軍事推官。官府通告未下,蘇轍要求留在京師侍奉父親,第二年獲準。蘇轼一人在鳳翔,遇到年終,想回汴京和父親、弟弟團聚而不可得,回想故鄉歲暮的淳樸風俗,就寫了這三首詩寄給弟弟蘇轍(字子由),以抒發思念之情。

有用(8)沒用(6)

賞析

《守歲》,十六句,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六句:“欲知垂盡歲,有似赴壑蛇。修鱗半已沒,去意誰能遮?況欲系其尾,雖勤知奈何。”這裡用生動的比喻說明守歲無益,從反面人題,跟前兩首有所不同。這個比喻不但形象生動,而見辰龍巳蛇,以蛇比歲,不是泛泛設喻。這六句的前四句寫歲已将近,後二句寫雖欲盡力挽回,但徒勞無益。“系其尾”字面雖然用《晉書·賈後傳》“系狗當系頸,今反系其尾”的話,但在行文中完全以“赴壑蛇”為喻:到了除夕,已經是末梢了,倒拔蛇已不大可能,何況隻抓蛇尾巴梢,哪裡能系得住呢?以這樣六句開頭,好像說這個風俗無道理。要寫守歲,先寫守不住,不必守,這是欲擒故縱,使文字多波瀾的手法。

中間六句是第二個層次:“兒童強不睡,相守夜谌嘩。晨雞且勿唱,更鼓畏添撾。坐久燈燼落,起看北鬥斜。”這個層次寫守歲的情景。一個“強”字寫出兒童過除夕的特點:明明想打磕睡,卻還要勉強歡鬧。這兩句仍然是作者回味故鄉的風俗,而不是他在鳳翔時的情景。這一年蘇轼才二十六歲(虛齡二十七歲),膝下隻有一子蘇邁,虛齡五歲,不可能有這兩句所寫的場景。“晨雞”二句将守歲時的心理狀态寫得細膩入微,“坐久”兩句将守歲時的情景寫得很逼真。這兩句主要是針對大人守歲所說的。紀昀很欣賞這十個字,說是“真景”。實際上這是人人守歲都有過的感受,他能不費力地寫出來,增添不少親切感。

最後四句是第三個層次:“明年豈無年?心事恐蹉跎。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這個層次與開頭第一個層次的欲擒故縱相對照,表明守歲有理,應該愛惜将逝的時光。正面交代應該守歲到除夕盡頭。結尾兩句化用白居易“猶有誇張少年處”,意在勉勵蘇轍。蘇轍在京師侍奉父親,蘇轼希望兩地守歲,共惜年華。這個結句含有積極奮發的意味,是點睛之筆,使全詩精神陡然振起。

蘇轼的《守歲》,詩意明白易懂,旨在勉勵自己惜時如金。作者用形象的蛇蛻皮喻時間不可留,暗示要自始至終抓緊時間做事,免得時間過半,雖勤也難補于事。努力應從今日始,不要讓志向抱負付諸東流。▲

有用(100)沒用(122)

以終為始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5

蘇轼

蘇轼(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美食家。字子瞻,号東坡居士。漢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頂山市郏縣)。一生仕途坎坷,學識淵博,天資極高,詩文書畫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與歐陽修并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藝術表現獨具風格,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對後世有巨大影響,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擅長行書、楷書,能自創新意,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宋四家;畫學文同,論畫主張神似,提倡“士人畫”。著有《蘇東坡全集》和《東坡樂府》等。

來源:古詩文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