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浣溪沙的典故是什麼

浣溪沙的典故是什麼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3 01:56:43

  典故:

  王感化善讴歌,聲韻悠揚,清振林木,系樂府為歌闆色。元宗嘗作浣溪沙詞二阕,手寫賜感化。此浣溪沙一調創于五代南唐中主。所謂攤破浣溪沙者,即就原調結構破一句為兩句,增七字為十字。後人以李璟本首細雨、小樓一聯脍炙人口,因名之為南唐浣溪沙。而本調沙字意當為紗;或又作浣紗溪,則應作為紗,然相沿既久已不可考。本調别名山花子。

  浣溪沙,詞牌名,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另有四十四字和四十六字兩種。最早采用此調的是唐人韓偓,通常以其詞《浣溪沙·宿醉離愁慢髻鬟》為正體,另有四種變體。正體雙調,四十二字,上片三句,三平韻,下片三句,兩平韻。此調音節明快,為婉約、豪放兩派詞人所常用。代表作有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秦觀的《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