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生的孩子今年不滿6歲,有天孩子發燒,陳先生用耳溫槍測了下,38℃。這個體溫并不算嚴重,通常家長都會做物理降溫。
可讓陳先生沒想到的是,兒子突然高溫昏厥,醫生測量發現體溫已經達到了40攝氏度。
陳先生說,到醫院之後,自己還用耳溫槍和醫生的水銀溫度計做了對比,耳溫槍是38.5℃,醫生的水銀溫度計測出來39.8℃,誤差居然達到了一度多,險些耽誤了孩子的治療。
陳先生用的明明是國際大牌耳溫槍,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誤差?
究竟是耳溫槍個體的質量問題,還是普遍存在的技術問題?
我們找了六款耳溫槍,進行了對比測試
4個國際大牌,博朗、歐姆龍,價格都在三四百塊錢左右;
兩個國産的,價格便宜一點,四五十塊錢。
同樣的人,同樣的時間,同樣的測量方法,結果是這樣的
六款耳溫槍,每一款測出的數據都不一樣。
最高的測出來37.1℃,最低的隻有34.6℃,兩者相差2.5℃
那麼,它們當中到底誰有問題呢?
國内紅外線熱成像頂級專家沈憧棐說,耳溫槍一般有兩種誤差,一種叫系統誤差,一種叫随機誤差,随機誤差不可控,每次測出來都不同,系統誤差相對來說會好一點,比如實際溫度是37℃,它可能每次測出來高0.2或者低0.2,有規律的。
所以,對于這些耳溫槍,需要通過專業的方法,來檢測它們到底是什麼誤差。
6款耳溫槍檢測下來發現,迦益和歐姆龍的表現最好。
實驗室測試的誤差值,和小邱人體實測的結果大體相似。
唯獨這款歐姆龍,實驗室檢測的誤差基本為0,可為什麼小邱用它給自己測體溫的時候,誤差有那麼大呢?
某耳溫槍廠家說,這可能是操作方法的問題,首先要保證耳道幹淨,其次一定要放到耳道裡面去才行。除此之外,環境溫度也對耳溫槍有很大影響。一般來說耳溫槍需要在15℃以上的環境裡使用。
我們把耳溫槍放在冰箱冷藏室已經有2個小時了,冰箱的溫度設置在大約是8℃,接下來,用上一輪測試中誤差最小的迦益耳溫槍進行實測,發現測溫明顯偏高了。
根據國家标準,在16℃—35℃的環境下,耳溫槍的誤差最大允許±0.2℃
如果氣溫下降後,耳溫槍的誤差超出這個範圍,應該停止提供溫度讀數。從這點看,我們檢測的這一款迦益是不符合要求的。
随後,我們對一些藥店進行了暗訪,發現多數藥店的電員,對于耳溫槍的準确度,也沒有太大的信心,大部分的回答都是“說不準”。
沈博士說,如果要用耳溫槍測體溫
首先還得跟水銀溫度計做一個對比,因為口腔溫度和耳溫相近,知道它的系統誤差,把誤差值加減上去即可。
另外在同一隻耳朵多測幾次,如果随機性很大,差值超過0.6℃,那這樣的耳溫計就要當心了。因為國家标準要求:随機誤差不應超過±0.3℃。
最後還要提醒一點,我們平時看到的耳溫槍廣告中,商家大多拿嬰幼兒做噱頭,其實,耳溫槍并不适合嬰幼兒使用,因為幼兒的耳道可能沒有發育完全,出現誤差就更正常了。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