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衣冠禽獸”一語來源于明代官員的服飾。據史料記載,明朝規定,文官官服繡禽,武官官服繪獸。品級不同,所繡的禽和獸也不同。
2、文官一品繡仙鶴,二品鄉繡錦雞,三品繡孔雀,四品繡雲雁,五品繡白鹇,六品繡鹭鸶,七品繡鴛鴦,八品繡黃鹂,九品繡 鹌鹑。武官一品、二品繪獅子,三品繪虎,四品繪豹,五品繪熊,六品、七品繪彪,八品繪犀牛,九品繪海馬。文武官員一品至四品穿紅袍,五品至七品穿青袍,八品和九品穿綠袍。所以,當時“衣冠禽獸”一語是贊語,頗有令人羨慕的味道。
3、到了明朝中晚期,宦官專權,政治腐敗。文死谏,武死戰的從政理念被貪官佞臣徹底颠覆。官場腐敗,文官愛錢,武将怕死。文官武将欺壓百姓無惡不作,聲名狼藉,老百姓視其為匪盜瘟神,于是,“衣冠禽獸”一語開始有了貶義,老百姓對為非作歹、道德敗壞的文武官員稱其為“衣冠禽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