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企業轉型升級?【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河北省企業轉型升級?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光明日報記者耿建擴陳元秋光明日報通訊員劉英
中車唐車、長城汽車榮獲2018中國優秀工業設計獎金獎,石藥集團獲4種抗腫瘤小分子候選藥物中國獨家開發授權,河鋼集團品種鋼比例達70%以上,清河羊絨向世界時裝産業展示羊絨的“溫柔力量”……這個春天,河北“萬企轉型”呈現出千帆競發、萬馬奔騰的新氣象。
瞄準中高端,打造“專精特新”隐形冠軍
随着一聲清脆的哨響,河鋼石鋼煉鋼廠轉爐冶煉平台的2号轉爐爐口開始緩緩傾動,歡騰的鋼水流向鋼水包,跳躍的爐火映紅了煉鋼一段段長李建業的臉龐。“在特鋼生産上我們始終追求精益求精。這幾年,企業産品一直在調整結構、轉型升級,高端鋼種不僅品種多而且質量好。前不久,我們的高鐵軌道彈條鋼60Si2Mn、汽車齒輪用滲碳鋼8620RH等産品得了國家級的‘金杯獎’呢!”
李建業說的“金杯獎”,是由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組織開展的2018年度冶金産品實物質量評選,河鋼石鋼不僅有5項産品榜上有名,而且高鐵軌道彈條鋼60Si2Mn還被評為“特優質量産品”,也是河北唯一獲此稱号的産品。
近年來,河鋼石鋼瞄準中高端市場、面向中高端客戶、培育中高端産品,以此擴大有效中高端供給。河鋼石鋼在國内特殊鋼棒材細分市場應用領域收獲了諸多“隐形冠軍”。他們的産品長期供應寶馬、奔馳、奧迪等知名品牌車,汽車穩定杆用彈簧鋼等銷量穩居國内第一。企業連續11年被世界最大工程機械制造商美國卡特彼勒評定為“全球範圍合格供方”。生産的高鐵彈簧扣件用鋼國内市場占有率高達53%,用在國内各大城市的地鐵線路上,成為行業的領跑者。
河鋼石鋼的高質量發展是河北“萬企轉型”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典型樣本。2018年,河北出台《河北省“萬企轉型”實施方案》《河北省支持“萬企轉型”若幹政策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鋼鐵、裝備制造業等8類企業為重點,引導全省1.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為河北工業轉型升級、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跑道進一步加速。
制造變“智造”,新舊動能加速轉換
走進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的廠區車間,各類機器裝備組成的龐大生産線映入眼簾。一塊塊鋁錠被輸送至熔爐,變為流淌的銀色液體,直至在另一端成為一件件閃着金屬光澤的亮麗汽車輪毂。從熔煉、鑄造到塗裝、包裝一氣呵成,整個生産線上不時看到機械手臂在敏捷操作。
“生産線不僅實現了自動化、信息化,還實現了智能化。生産線上生産出來的每一隻輪毂,都是個性化的定制産品。”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師劉陽介紹,通過輪毂的自動刻碼設備,他們給每一個輪毂刻上二維碼,從而實現精準定制、精準追溯。
“智能制造使成本降低、效率提高,使戴卡制造在全球更有競争力。”公司首席技術官朱志華說,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鋁車輪和鋁制底盤零部件供應商,中信戴卡積極應對國際市場需求多樣化和個性化趨勢顯著加快的挑戰,研發了包含智能研發、智能制造、智能經營、智能服務等在内的智能制造體系,實現了從以往單純的生産制造到個性化定制的轉變。2018年,中信戴卡入選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範。
“我們把智能制造作為推動全省萬企轉型的重要抓手,組織全省企業廣泛參與。”河北省工信廳裝備工業處處長劉世光說,河北制定《河北省加快智能制造發展行動方案》,探索推進智能制造新模式、新業态,大力實施智能制造試點示範,推動河北由制造向“智造”轉變。
來自河北省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8年,裝備制造業增速繼續加快,增加值同比增長8.3%,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個百分點,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4.6%,成為全省工業增長的第一拉動力。
提檔升級,特色産業實現綠色發展
3月10日,第八屆中國沙河玻璃交易博覽會上的一個展廳被前來參觀的客戶擠得滿滿當當。“這是我們公司即将投入市場的新品——鋁包塑門窗,一平方米最高不超1000元,且零甲醛,不怕水,性能均優于鋁包木門窗。”河北衆諾框業公司總經理劉軍告訴記者,公司前身是以玻璃生産銷售為主的沙河市金安實業有限公司,近年來通過轉型升級,縱向進軍深加工領域,成立河北彙晶玻璃科技有限公司,發展節能門窗,生産LOW-E玻璃;橫向填補産業空白,成立衆諾框業公司,生産環保裝飾框線。企業由此進入轉型發展的新天地。
劉軍的企業轉型隻是沙河玻璃産業轉型的一個縮影。沙河市玻璃産業始于20世紀80年代,平闆玻璃年産量約占全國總量的20%,年産值320億元,但産能過剩、低水平競争大量存在,産業集群結構不合理,且環保壓力日漸增大。“沙河的玻璃産業必須加快調整提質增效,不斷優化玻璃産業供給結構,推動玻璃産業實現綠色發展、創新發展、轉型發展。”沙河市委書記劉果芳表示。
為此,沙河全力做好“四篇文章”,淘汰落後産能,實施“玻璃 ”發展戰略,做大做強玻璃産業,形成具有較強競争優勢的産業集群。強有力的改革措施,使沙河玻璃産業發生了質的飛躍。
化減過剩産能、調整優化産業結構、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河北省全面推動工業企業向創新驅動、高端高新、質量品牌、綠色發展、現代管理和新業态新模式等方面轉型升級。
2018年,通過開展“萬企轉型”,實施千項技改工程,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河北工業穩中有進,回升向好——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2%,比上年提高1.8個百分點,為2014年以來最好水平;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353家,超預定目标453家;工業能耗比上年下降3.9%,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65%,超額完成六大行業去産能任務。
“至2020年,河北将通過創新引領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融合發展一批、質量升級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引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實施轉型升級。”河北省工信廳副巡視員王建分介紹,力争到2020年,河北培育壯大一批在國際國内具有較強核心競争力的産業鍊龍頭企業、單項冠軍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元企業超過5家,超百億元企業達到80家,高新技術企業超過6000家。
《光明日報》( 2019年04月20日01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