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

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

科技 更新时间:2024-06-24 19:35:41

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與贛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緻力推進稀土“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共促稀土産業綠色可持續發展;,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江西理工大學以科技創新賦能有色産業高質量發展)1

江西理工大學年投入資金

與贛州市人民政府、中國稀土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贛江創新研究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緻力推進稀土“政産學研”協同創新,共促稀土産業綠色可持續發展;

與宜豐縣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暨共建江理(宜豐)锂電産業創新研究院合作協議,為宜豐縣“1 2 N”綠色産業體系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力;

與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以“産學研用”的深度融合,為吉利科技集團在贛州打造千億産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

與鷹潭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先進銅産業學院獲批教育部首批“現代産業學院”,打造面向銅産業鍊的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等功能于一體的人才培養和産教融合基地;

…………

2022年至今,來自江西理工大學以科技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的好消息接二連三,無不诠釋着學校切實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铿锵足音。

在江西理工大學主要領導看來,一切成績的取得,得益于清晰的發展思路,那便是:立足稀土、鎢、銅、锂等特色優勢資源,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5G、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雙碳”等新興産業,發揮礦業、冶金、材料等特色學科優勢,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經濟社會重大科技需求,堅持“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打造新的科技增長點,進而形成對區域最具貢獻的特色品牌。

種好聚才梧桐樹

夯實平台基石

一流的平台,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優秀的人才,方能推動事業高質量發展。在江西理工大學,通過布局、建設一批高端研發平台,進而實現更好地引智聚才,已成為全校上下的共識。

“近年來,學校牽頭組建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獲批組建稀有稀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牽頭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總局重點實驗室(稀土産品檢測與溯源)等重大科研平台,築牢了核心技術攻關大平台。”該校科技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平台有了,人才進來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逐步顯現。“圍繞稀土産業發展開展了30餘項關鍵技術攻關,獲批國家、省級科技項目50餘項,獲國際專利2項、國家專利15項;‘永磁懸浮軌道交通系統——‘紅軌’示範線工程’‘稀土儲氫材料制備’等8項成果推進轉移轉化,其中5項成果正在贛州産業化落地。”這是該校國家稀土功能材料創新中心建立一年多來交出的成績單。

此外,學校還與地方政府及知名高校聯合籌建了“國家鎢與稀土産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離子型稀土資源高效開發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能源有序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國家能源局“清潔低碳高效氫電互補變革性能源轉化利用創新技術國家能源研發中心”,自然資源部“離子型稀土資源與環境重點實驗室”等一批重大科研平台。

重大平台建設帶來的裂變效應,還體現在科研項目、獲獎質量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數量從2019年的43項提高到2021年的60項,其中2020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培育項目2項;2021年獲批面上基金11項,獲批數量位居省内高校第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連續三年獲批率保持在20%以上,高于全國立項率14%的平均水平,在省内工科院校中立項率排名第一。近3年來,學校獲省部級以上獎勵50餘項,其中2020年有14項成果獲省級獎勵。

聚焦國家戰略

承擔重大任務

衡量一所高校的貢獻,除培養人才外,能否聚焦國家戰略、服務國家大局、服務區域發展具有重要參考價值。這一點,在江西理工大學尤為明顯。“學校依托學科與區域優勢,圍繞稀土資源綠色高效采選、分離冶煉、高端稀土功能材料與器件開發應用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與産業化研究,将稀土資源優勢轉化為産業優勢。”該校科技處有關負責人表示。

在江西理工大學,科研“大咖”的事迹廣為傳播。邱廷省教授等牽頭承擔“中部礦業特色産業集聚區固廢資源化利用集成示範”“離子型稀土礦浸礦場地土壤污染控制及生态功能恢複技術”“離子型稀土産業聚集區域網絡協同制造集成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等3項“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聶華平教授等牽頭承擔“超高純稀土氧化物分離提純研究”“銅再生灰多組分可控相變——梯級分離提取技術與示範”“銻精煉砷堿渣銻、砷、堿梯級分離回收關鍵技術及工程示範”“典型冶煉殘渣高效回收與處置關鍵技術與示範”“離子吸附型稀土礦體結構、溶液滲流機制和高效流場調控技術”等“十三五”“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羅仙平教授牽頭承擔“‘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低品位锂雲母礦清潔高效開發與綜合利用關鍵技術研究’”等江西省重大專項。

從稀土産業到銅産業,再到“雙碳”産業,江西理工大學始終心懷“國之大者”,把使命扛在肩上、落實到行動中。正是通過這一項項重大的科研攻關,有力提升了該校在稀土領域的特色戰略優勢,為建設世界一流的稀土學科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攻克關鍵技術

解決“卡脖子”難題

近年來,江西理工大學瞄準國家重大工程和高新技術等領域科技需求,重點圍繞稀土、鎢、銅、锂等特色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領域“高精尖缺”集成和應用,以高端産品和終端應用為主攻方向,開展“卡脖子”技術攻關,推進重大關鍵技術突破,先後形成一批填補産業鍊關鍵技術空白的重大科技成果。

據該校科技處有關負責人介紹,楊斌教授團隊開發的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永磁懸浮軌道交通系統——“紅軌”示範線工程,是涵蓋稀土永磁材料、智能制造、信息技術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産業的“集大成者”;研發的超臨界水蒸煤制氫耦合綠色短流程冶金技術,實現了煤炭到氫氣再到金屬單質的有序轉化與多級利用,成功打造出以氫能源為核心的新型綠色冶金技術創新鍊。鐘盛文教授團隊開發的高比能快充整車锂離子電池關鍵技術,設計出具有高安全性和能實現20分鐘快充的锂離子動力電池,成功解決電動汽車産業動力電池面臨的安全性和快充技術難題。唐雲志教授團隊自主研發的5G通訊用高性能銅箔制備關鍵技術,在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等企業轉化,替代了5G高頻高速銅箔國外進口,促進了我國高檔銅箔的産業發展。

随着一批“卡脖子”技術得以攻破,該校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得到極大提升,近3年,簽訂校企合作項目合同1000餘份,經費突破6億元,就是最直接的體現。

放眼全國,中科院、西部礦業、銅陵有色、中金嶺南、江西銅業、江西鎢業等上百家科研院所和大中型有色金屬、鋼鐵企業,均與江西理工大學有着緊密的産學研合作關系,其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之花紅遍大江南北。

(羅仙平 唐雲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