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歲 寒 三 友 》
作者|陶行知
萬松嶺上松,鼓蕩天風,
震動昆侖第一峰。
千軍萬馬波濤怒;海出山中。
竹綠梅花紅,轉戰西東,
争取最後五分鐘,百草千花休閑笑,
且待三冬。
時之歲末,萬物冬藏。可有“歲寒三友”者,卻在這寒冷的冬天,或迎風而舞,或靜數流年,或暗香浮動,享受着這歲寒的清歡。
“歲寒三友”,傲淩風雪,不畏霜寒,它們對困境不服輸的态度讓人動容,其借助天地大美,賦予了生活永不失望的魅力。


松:歲寒三友之首
松,百木之長,經冬不凋,頂風傲雪、四季常青。孔子說“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在每年天氣最冷的時候,萬物凋零,隻有松柏挺拔、不落。它們像生命的守護者,就算懸崖峭壁,哪怕狂風暴雪,它們毅然地,安靜地,生長着。
《贈從弟》
三國魏·劉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
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
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
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高山上挺拔聳立的松樹,頂着山谷間瑟瑟呼嘯的狂風。風聲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剛勁!任它滿天冰霜慘慘凄凄,松樹的腰杆終年端端正正。難道是松樹沒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松,歲寒之首。它活着,就是為了告訴世人:不辜負自己,不辜負韶華,勇敢去做你想做的事,時光尚好,怕什麼孤獨終老。


竹:君子當守節如竹
松之堅毅,竹之氣節。
竹,婆娑有緻,亭亭玉立,淩霜雪而不凋,清香襲人,伐而可複生,高風亮節,清風瘦骨,虛心有節。世謂竹如謙謙君子,君子之姿,亦是竹之姿也。
《于潛僧綠筠軒》
宋·蘇轼
甯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醫。
傍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
甯可沒有肉吃,也不能讓居處沒有竹子。沒有肉吃不過人會瘦掉,但沒有竹子就會讓人變庸俗。人瘦還可變肥,人俗就難以醫治了。旁人若對此不解,笑問此言:“似高還似癡?”那麼請問,如果面對此君(竹),仍然大嚼,既要想得清高之名,又要想獲甘味之樂,世上又哪來“揚州鶴”這等魚和熊掌兼得的美事呢?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人一旦遇見自己真正喜歡的,就能創造出無限可能。竹之愛,是按照你自己想要的方式去生活,無論風雨,不懼風雪,生活總不會虧待你。


梅:傲然天地間
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在天寒地凍、萬木不禁寒風時,梅獨自傲然挺立,在大雪中開出滿樹繁花,幽幽冷香,随風襲人,剪雪裁冰,一身傲骨。
《山園小梅》
宋·林逋
衆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闆共金樽。
百花凋零,獨有梅花迎着寒風昂然盛開,那明媚豔麗的景色把小園的風光占盡。稀疏的影兒,橫斜在清淺的水中,清幽的芬芳浮動在黃昏的月光之下。寒雀想飛落下來時,先偷看梅花一眼;蝴蝶如果知道梅花的妍美,定會消魂失魄。幸喜我能低聲吟誦,和梅花親近,不用敲着檀闆唱歌,執着金杯飲酒來欣賞它了。
“若非一番寒澈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愛梅,不僅愛它美麗的外表,愛它的香氣,更應該愛它不朽的靈魂。


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不論是堅毅不撥的青松,挺撥多姿的翠竹,還是傲雪報春的冬梅,生長在歲寒之中,它們身上那股子不畏嚴寒的勁,才是我們應該去汲取的力量,從而永遠年輕,永遠快樂。
凜冬已至,願你我能如“歲寒三友”一般,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在困境中,不急不躁地成長,除了修身養性,能更多幾分淡定和從容,挺拔如松,品節如竹,笑靥如梅。
◎本文圖源網絡,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