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國美,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一家曾經牢牢占據家電行業市場龍頭的存在。
當然,相比于企業本身,他的創始人黃光裕同樣也很有名氣。
不僅曾經登上中國首富的地位,其後更是因為經濟問題淪為“階下囚”,人生可謂是極具傳奇色彩。
但俗話說得好,“一個好漢三個幫”,黃光裕能夠登上首富的寶座,除了由于他個人的能力,眼光出衆。
同樣,他的背後也站着很多幫助他“登頂”的人,而張志銘就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之一。
比起黃光裕的傳奇人生,張志銘的名氣可能在外界并不大。
但在國美内部,甚至熟知國美的人,都知道張志銘曾經在企業中扮演的角色是多麼重要。
為公司的發展壯大立下過汗馬功勞,可以說是黃光裕成為首富的重要推手。
他的事業起步于國美,走上巅峰又曆經波折,最後離開國美,自行創業。
現在的他早已經是功成名就,那麼他的人生經曆是如何的?
北京長大的男孩張志銘出生于北京,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家庭沒有什麼深厚的背景。
作為家中的男孩,他從小就被寄予厚望。
長大後的張志銘儀表帥氣,機靈又愛玩,很是招人喜歡。
但同樣,因為貪玩,他的學習成績很一般,到了高考,隻是考取了一所中專院校。
雖然在他的那個年代,中專的文憑也是很不錯的,但别忘了他可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
在北京那種地方,這個學曆比起其它同齡人來說,屬實不高。
因此,畢業之後,一沒好文憑,二沒有技術傍身,張志銘步入社會之後遲遲找不到好工作,隻好進入工廠上班。
但工廠工作,又累又掙不到錢,無奈之下,他隻好決定趁着年輕趕緊學一門技術。
那個時候,司機還是個新鮮的職業,于是,一向機靈的張志銘就有了學車當一名司機的念頭。
可他的父母并不支持他,認為上學的時候不好好學習,現在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不覺得遲了嗎?
因此,他們希望他能夠安心就在工廠老老實實工作。
但已經下了決心的張志銘沒有理會父親的想法,便私下偷偷攢錢學會了開車。
等會了之後,他就加入了職業出租車司機的行當,比起之前的工作,這個工作至少自由又輕松很多。
随着歲數的增長,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張志銘便産生了改換工作的念頭。
畢竟,出租車司機總不能幹一輩子,還是要找個有發展前途的工作。
可幾年過去了,他除了會開車之外,并沒有學到什麼工作技能。
因此,許多崗位還是不能達到要求,恰好在此時,他注意到了一張招聘啟事。
對方就是國美電器,那時候的國美在黃光裕的經營下剛剛起步,遠沒有達到後來的規模,但事業有了起色,又需要經常出差見客戶,免不了需要招聘專職司機。
而對北京知根知底,會駕駛技能,又長相帥氣的張志銘就這麼被錄取了。
這一年,是1993年,彼時的中國,正是有抱負的好男兒施展拳腳的好時候。
抱得美人歸其實,每個人的人生中,如果可以在年輕時期跟着一個“高人”的話,那麼對于成長無疑是具有極大幫助的。
而現在,張志銘就遇到了這個機遇。
入職之後,張志銘成了黃光裕的專職司機。
跟着這麼一位頭腦靈活,雄才大略的老闆,張志銘很快就學會了很多。
包括與各行各業人物打交道,也包括企業内部管理等方面的技巧。
這是他之前幾年出租車司機生涯裡永遠也接觸不到的東西。
同樣,在朝夕相處中,作為老闆的黃光裕也注意到了這個下屬為人機靈,擅長與人打交道的長處。
于是,本着惜才的念頭,黃光裕建議張志銘可以到銷售部門鍛煉一下,如果一輩子隻是當個司機,未免也太屈才了。
就這樣,在黃光裕的支持下,張志銘順利調到了電器銷售部門,正式告别了自己的專職“司機”生涯。
後來的事實表明,老闆黃光裕在看人上确實有一套,到了銷售部門的張志銘确實很快就做出了成績,并慢慢開始成為這個部門銷售量最多的得力幹将。
這時候的張志銘,依然很年輕,且伴随着國美迅速壯大,他的前途就跟公司一樣,充滿着無限希望。
這無疑是張志銘人生走上好運的開始,但他萬萬沒有想到,很快一個更大的驚喜就砸到了他的身上。
1994年,黃光裕在國外留學的小妹黃燕虹學成歸來,加入到了公司任職财務經理。
而彼時的張志銘也已經榮升了銷售部門經理,而作為企業重要的創收部門,張志銘不免要跟黃燕虹經常打交道。
一來二去,他們就相識,相熟了。
其實,在見到張志銘的第一眼,這個從小備受寵溺,為人頗為自負的黃家二小姐就看上了他了。
原因無它,實在是張志銘長得太帥氣了。
現在張志銘早年的照片不多,但即使現在來看,他依然外形相當俊朗,至于年輕時候,恐怕任何一個懷春的女孩都會對他着迷吧。
黃燕虹在國外待過幾年,因此也學會了國外女孩的那種大膽,直爽。
她沒有扭扭捏捏,而是直接向張志銘表白了。
老闆最寵愛的妹妹跟自己表白,恐怕誰都無法拒絕這個天大的驚喜,要知道,誰都明白跟老闆妹妹結合意味着什麼。
張志銘當然也心裡清楚。
于是,他們私下有感情的事情很快就鬧得公司人盡皆知。
而對于這位未來的妹夫,黃光裕倒是沒有反對。
一來這個人他了解,為人正派,人品沒問題。
二來他的工作能力也不錯,将來成為一家人了也好幫他管理公司。
至于,張志銘家庭條件一般,黃光裕并不在乎,他自己就是貧苦出身,因而對于這些并沒有那麼講究,反而覺得這是好事一樁。
兩人談起戀愛之後,黃燕虹便時常在哥哥黃光裕耳邊吹風,結果不到一年時間,就把張志銘提拔到了公司副總經理的位置上,可謂是“一步登天”。
國美的職業生涯不得不說,張志銘在做生意方面很有天賦。
他雖然比不上從小便跟着哥哥外出闖蕩的,适合于開疆拓土的“黃光裕”,但作為一個“守成”角色是完全稱得上稱職的。
那個年代,雖然國美的發展高歌猛進,幾乎保持着一個月兩個城市直營店以及一家加盟店的規模。
但彼時市場上還有海爾,海信等諸多強敵。
所有人都想獨占“家電行業”這塊暴利的蛋糕,因此競争可謂十分激烈。
張志銘負責國美工作之後,便開始了大膽地進行商業模式轉換。
為了能夠在“跑馬圈地”的時代盡可能占領市場份額,便在公司内部提出了“低價”銷售的模式。
即成本5000元的電器,隻賣4999元。
那麼這種“賠本”的買賣,作為生意人的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其中自然有它的考量,因為價格低,所以國美獲得的訂單就非常多。
那麼國美就可以拿着這些訂單直接找到提供貨源的廠家,提出“先發貨,後付款”,這麼一來,廠家看到如此多訂單肯定也樂意。
之後,國美便手裡不僅有充足貨源,更有可貴的流動“現金”,然後利用延遲給廠家付款的空隙,拿着這筆龐大流動現金去做投資,有投資自然也就有收益,國美就是這麼賺錢的。
靠着這招,國美很快占據了市場大部分的家電份額,并且将其它競争對手一一擠壓“關門”倒閉。
由此,國美開始真正地迎來“騰飛”,成為實至名歸的家電行業“巨無霸”。
看到張志銘這麼能幹,公司又有錢,不安分的黃光裕便開始将眼光轉移到其它行業。
恰好那個年代房地産開始走熱,因此黃便盯上這個行業打算“試試水”。
他把張志銘提拔到國美總經理的位子,然後自己創辦鵬潤投資公司,開始試水房地産行業。
1998年,張志銘跟黃燕虹的感情也終于迎來“瓜熟蒂落”,兩個人幸福地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此時的張志銘早已在國美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因而這樁婚姻無論是外人還是内部人來看,都是十分般配的一對。
但随着黃光裕在外面房地産業務開展得不順利,他又将重心放在了國美上。
但讓人沒想到的是,因為長期遠離國美,再加上張志銘帶領國美做出很大成績樹立極高威望,手下這幫人竟然隻知道“張總”,不知道“黃總”。
這讓黃光裕意識到了危險的信号,雖然他沒讀過幾年書,但從小在社會厮混早就成了人精,這種事情他不需要從書本上獲取經驗教訓。
張志銘在國美的日子不多了。
黃光裕的大妹黃秀虹同樣也在國美工作,而她找老公的方式幾乎跟妹妹“如出一轍”,都是找的自家員工。
但不同于小妹黃燕虹老公張志銘在國美的“位高權重”,黃秀虹的老公一直都沒有得到重用。
看着張志銘發展越來越勢頭強勁,黃光裕這位大妹夫便内心不平衡起來,他認為自己之所以這種現狀完全是因為黃秀虹不會在黃光裕面前來事導緻的。
因此,他們夫妻之間的感情也出現了問題。
為了挽救大妹的婚姻,黃光裕便把大妹夫提到了鵬潤房地産當副總,但這位大妹夫真是位“扶不起的阿鬥”。
一番折騰下來,公司連連虧損,幾乎要關門大吉了。
于是,黃光裕以房地産業務急需整頓為借口,将張志銘從國美總經理位置拿下來,直接趕到了半死不活的房地産業務上。
但明眼人都知道黃光裕的真實想法。
同樣,張志銘也清楚,但畢竟是人家一手創辦的企業,對于這個結果,他隻能接受。
2004年,張志銘便離開了奮鬥十幾年的國美,從此之後哪怕國美在最需要他的時候,他都沒有回來,其中的緣由恐怕現在就已經種下了。
房地産行業的“嬌子”接手鵬潤房地産這個爛攤子之後,張志銘再一次開始了大膽操作,盡管此前沒有接觸過這個行業,但已在商場上曆練一番的他,立馬嗅到了房地産這個行業絕對大有可為。
于是,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他靠着“低價策略”打造“國美第一城”,當年就創造了單體樓房銷售額最高的京城記錄,一舉将公司整活了。
張志銘這邊混得風生水起時,黃光裕再一次看不下去了,他擔心這麼下去,房地産業務也很快就姓了“張”了。
于是,他決心“痛下殺手”,再次奪回了公司的控制權。
這一下,一向好脾氣的張志銘坐不住了,兩人大吵一架之後,就徹底走向了決裂。
張志銘這才明白,給人打工終究是沒有出路的。
于是,2005年,出來之後他就自己打算創業,那時的他已經看準了房地産這個行業,于是,便靠着之前的人脈跟經驗創辦了“明天”地産。
而黃燕虹也随後從國美辭職,選擇加入了丈夫張志銘的企業。
“夫唱婦随”這也算就是兩人之間最好的歸宿,也證明了兩個人的感情。
2008年,國美遭遇重大困境,黃光裕因為涉嫌經濟問題被有關部門帶走,之後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黃光裕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四年,國美這艘大船一度将要傾覆。
危難之際,很多國美老臣都希望張志銘能夠回來主持公司事務,但出乎人們意料,他沒有選擇回去,但他的妻子黃燕虹卻回去了。
之後經過一番努力,黃家成功保住了國美,這背後很難不說有張志銘在出謀劃策,支持他的妻子。
如今,張志銘也早已功成名就,他創辦的“明天地産”趕上了房地産最為紅火的年代,身價也一度暴漲到65億元。
此外,他還擔任了北京商會副會長,以及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執委,可以說人生是風光順遂。
張志銘的人生無疑是成功的,雖然他學曆不高,起點也很低,中間還有過被人恥笑“吃軟飯”的嘲諷。
但說到底,他是個有能力的人,而有能力的人自然也會靠成績去回應他人的恥笑。
也許,他的人生值得每一個拼搏的人效仿。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