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五香豆腐絲
文/李鳳晟
世界美食看中國,中國美食看河北,河北美食看蔚縣……
說起家鄉的美食,我就如數家珍一樣欣喜,家鄉的美食文化底蘊非常深厚,好多東西 都列入了非遺。
比如,蔚縣的油炸糕、傳統的八大碗、粉坨、四喜丸子、紅燒獅子頭(丸子)、五香豆腐幹等等等等。
我們村位于河北蔚縣北部。村子不大,但傳統手藝人和手工作坊有很多,如擀氈匠人,帽匠人、熟皮匠人、秫編匠人,麻繩匠人;作坊有缸坊(釀酒坊),粉坊,油坊,豆腐坊等。
今天要說的就是我村豆腐坊做的五香豆腐絲,首先說一下五香豆腐絲的制作流程,第一步是先把選好的豆子去皮洗幹淨,用涼水泡好;第二步用石磨把泡好的豆子磨成豆漿;第三步是用一口大鍋把豆漿燒熱;第四步用之前存放的漿水來點,點成小豆腐腦之後,接着用一個傳統的羊皮小碗,一碗一碗的盛到豆腐模具裡,模具裡鋪有一種有像針眼一樣小孔叫豆腐包的布,一模具要放一百碗,也就是說每放一碗豆腐腦,豆腐包就折疊一次,這樣豆腐包一共要折疊一百次,也就是說一模具一次能做一百張豆腐絲;第五步是将盛滿豆腐腦的模具用木闆蓋上,木闆上再壓一塊二十多斤重的石頭。
因為這樣才可以把豆腐腦裡的水分擠壓出來;第六步是等豆腐絲成型之後,把豆腐包一層一層的揭開,然後小心翼翼的把豆腐絲一張張的從模具裡拿出來,整整齊齊的落在一起;第七步是用大鍋溫火把豆腐絲一張一張的烘幹,烘的時候要用手不停的在鍋裡轉動豆腐絲,因為這樣才能把豆腐絲腐烘幹到位;第八步是把烘幹的豆腐絲,兩張兩張的放在一起對折起來,我們把它叫做一沓,一鍋共五十沓,第九步,也是最關鍵一步,在鍋裡放上沒過豆腐絲的鹽水,把碼好的豆腐絲全部放到鍋裡,用木闆和方磚壓在豆腐絲上,這樣豆腐絲在煮的過程當中就不會散開,然後放上八角,茴香,桂皮,香葉,生姜等調味品,溫火鹵煮兩個多小時,五香豆腐絲就入味做好了。那香味能從街頭飄到了巷尾……
小時候,每當聞到五香豆腐絲的香味,腿就邁不動了……
曾記得每次家裡來客人,母親都會讓我去豆腐坊買好多,客人臨走時,母親還要給他們帶上一些,母親說:“五香豆腐絲是豆腐家族中的極品,一來送客人東西是我家的家風,二來呢,也可以把我村的五香豆腐絲推廣出去,讓更多人了解這門手藝,因為我們村的五香豆腐絲是純手工制作,在全蔚縣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宣傳就是傳承保護傳統美食文化”!
還記得在七幾年時,我們村有皮毛廠,皮毛廠和内蒙、北京、天津有業務來往,每次老廠長送貨時,都要給他的朋友帶去五香豆腐絲,那裡的人們特别愛吃,所以,我們村裡的五香豆腐絲就名揚千裡了……
後來有好多遊客來蔚縣旅遊時,也會買我們村的五香豆腐絲,他們說,“來蔚縣不買五香豆腐絲,那就太虧啦,等于沒來……”五香豆腐絲還為我們村帶來經濟效益呢!
五香豆腐絲,不但可以切成絲細和好多蔬菜涼拌,而且還可以和肉炒着吃。尤其是過節的時候一家圍坐在一起,爐子上熬一鍋骨頭,這時候把五香豆腐絲放到快熬熟的骨頭鍋裡,過一會兒骨頭鍋裡就會出現一個個緊實的像肚包腦一樣的圓球,那香味滿屋子都是,這時候再端來美酒,那簡直是絕配,骨頭鍋裡煮豆腐絲是天下最美的下酒菜,也是舌尖上最美的美食……
家鄉的美食文化根植于我的血脈,那是無以言表的情懷,幾百年的傳承,包含着人生百味,時間磨砺出一絲不苟的技藝, 醇美之香,飄滿蔚羅大地,用心打造的每一份品質,都是錘煉動情的傳遞,每一份真情和每一份溫暖都會勾起我兒時那種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回憶……
作者簡介:
李鳳晟,蔚縣地秧歌藝人。筆名,木子牧歌。愛文學、愛旅行、愛生活 、愛大自然的四季美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