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紀念屈原:屈原是戰國楚國人,他不忍看到國家滅亡,于五月五日投汩羅江而死。為了不讓屈原被魚蝦吃掉,老百姓争相劃着船去打撈屍體,并把自家做好米飯撒入江中,從此以後,每年端午節,便有龍舟競渡、吃粽子的習俗。
2、粽驅蛟龍: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闾大夫,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要用艾葉包住,用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這樣就不用擔心再被蛟龍破壞了!”于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
3、祈求粽子:因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寓意人丁興旺。
4、高粽功名:因粽和中音近,有“高中功名”之意,寓意學士考中功名。通常古代科舉在秋天,因此在端午節時,想考取功名中第的人吃粽子寓意高中。
5、光粽耀祖:因粽和宗音近,因此端午節吃粽子寓意取“光宗耀祖”,所以家家戶戶的人都在過端午的時候吃上粽子。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