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6-30 10:57:29

修辭是漢語詞語,意即文辭或修飾文辭。 "修"是修飾的意思,"辭"的本來意思是辯論的言詞,後引申為一切的言詞。 修辭本義就是修飾言論,也就是可以在使用語言的過程中,利用多種語言手段以收到盡可能好的表達效果的一種語言活動。

無論作詩論文,修辭皆極重要。下面舉幾個例子分析,看看修辭在詩詞創作過程的重要性,好的修辭能使詩詞句子煥然出彩,甚至千古流傳。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1

某天,唐代詩人賈島騎着毛驢赴舉進京,于驢上得一聯:

鳥宿池邊樹,

僧敲月下門。

此聯一開始是将“敲”為“推”字的,賈島騎在毛驢上不停地吟着,是用“推”好呢?還是“敲”好呢?一路将“推敲”二字吟哦不止,念到推字的時候不時用手作推的姿勢,引起了不少路人當他有病而遠避之。

也不知過了多久,韓愈正好路過,見賈島不停地念叨着這二句對聯,不覺駐馬對賈島說:“當然是用“敲”字為佳。”于是二人遂并辔而行,流連論詩,二人結為布衣之交。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2

“敲”比“推”字好在哪裡?這必須有比較精深的文字功底才能察覺到兩者的區别。而這正是詩詞高手所一定要具備的素養,文字須在細微處見情緻。

“推”字如果用在這裡,那麼這個僧人肯定就不是投宿作客,而是本來就住在這裡的人,否則作為投宿之客而推門,顯然是過于突兀了。另外,推字隻是一個純粹的推門動作,無法對上一句”鳥宿池邊樹“所構成的靜谧夜色氛圍做出回應。

而”敲“字則表明這是僧人夜晚投宿,故有禮貌的叩門問宿。并且”敲“是有聲音的,這就與上一句的”鳥宿池邊樹”的靜形成一種反差對比。在寂靜的月色下,一個僧人在敲門,更顯得夜色凄清而孤寂,僧人孤獨形象更突出。上下句就互相回應而結成一個有機整體,詩意就更為飽滿而産生張力。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3

再看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風又綠江南岸。此句的“綠”字地的好處在哪兒呢?為何不用“到”“過”“渡”等等,這些字看起來也合情合理呀。

首先,“綠”字開拓了新一層的含義。從春風吹過以後産生奇妙的效果着想,把看不見的春風轉換成鮮明的視覺形象——春風和煦,百草始生,千裡江岸,一片新綠。綠字作動詞用,這就寫出了春風的精神,詩思則顯得更加深沉。綠字,不但有顔色視覺,而且也隐含有“到”“過”“渡”意思,一字而多意,故更詩意為飽滿,句子張力十足。

其次,本句描繪的這種生機盎然景色,與詩人奉召回京的喜悅心情相諧合的。“春風”一詞,既是寫實,又有政治寓意。“春風”實指皇恩。宋神宗下诏恢複王安石的相位,表明他決心要把新法推行下去。對此,詩人感到欣喜。他希望憑借這股溫暖的春風驅散政治上的寒流,開創變法的新局面。這種略帶欣喜的心情,用“綠”字表達,最微妙,最含蓄。而用其他字,則無此種欣喜的情緒,都隻是純粹說春風到江南岸罷了。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4

宋朝黃庭堅有一詩:

歸燕略無三月事,

高蟬正用一枝鳴。

下句的“用”字最初是“抱”字的,黃庭堅前後曾改為“占”、“在”、“帶”、“要”,最後才定為“用”字。

那麼改為“用”字有什麼好處?因為“用”字,不但有拟人的寫法,而且寫法略微虛而不落在實處。蟬是怎麼用一枝鳴的?留一定空間給讀者想象。從這首詩的整體所要表達的意思來看,作者這一句的重點應落在”一枝鳴“上。

如果用”抱“,明顯這是一個很實在的動作,過于闆滞了。分散了”鳴“的關注分量,這一句的關注重點就變成了”抱“字。故”抱“字雖亦有拟人成分,但嫌呆闆而搶了表達的聚焦點,所以不可用。其餘的“占”、“在”、“帶”、“要”更不如”抱“字,故亦不可用。

”用“字雖未實寫蟬是如何用一枝鳴的,但這不妨礙其亦略微包含了”抱““占”、“在”、“帶”、“要”等意味,讀者自可腦補,故此更顯得此句靈性十足。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5

古人寫詩作詞,講究錘煉字面,凡在節骨眼處煉得好字,使全句遊龍飛動、令人刮目相看的,便是所謂“詩眼”、“詞眼”。

“雲破月來花弄影”(宋·張先·《天仙子》)。這句寫法是詞少意豐,一語三折。“雲、月、花、影”四字寫了三物四景,中間又用“破、來、弄”三字寫出三種連續的動态。

雲“破”而有月“來”,月“來”而有花“影”,花“影”引出“弄”字,有“弄”字而有花枝随風搖動、撫弄花影的幽雅姿态。僅僅七個字,從天上寫到地下,雲橫皓月、風弄花影,構成了一幅幽美朦胧的畫面,把雲、月、花都拟人化了,賦予了它們豐富的情感和生命,同時使甯靜的畫面有了飛動之勢。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6

再看這句,“風老莺雛,雨肥梅子”(宋·周邦彥·《滿庭芳》)。

古人慣于活用詞語,形容詞、名詞都可以作動詞,且一作就作得鮮活生動,呼之欲出。

想那黃口雛鳥從昂首待哺的嬌憨,慢慢豐了一身羽毛,再到展翅離巢,不是一天一日的時光。更有其中親鳥的辛勞,形态種種,時日漫漫,到後來隻得了一個“老”字,當真濃酽醉人。我們的思想就在“老”字中徜徉,不留神便過足了幾個月的時光。

又一個雨“肥”梅子,又經了幾場雨呢?那該是從“小雨纖纖風細細”,到“拂堤楊柳醉春煙”,到“一枝紅杏出牆來”,再到“花褪殘紅青杏小”,最後還是在雨裡豐肥。寫出了動态,寫出了形态,想那梅子從輕輕小小的羞澀,到黃黃肥肥的圓潤,那黃中暈紅的豐潤,怎不叫人垂涎!

詩詞賞析煉字答題技巧(如何才能寫出詩詞的千古好句)7

古人寫詩作詞非常注重煉字。“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吟按一個字,撚斷數莖須”、“詩賦以一字見工拙”等,都道出了古人對煉字的重視。

以上略舉案例一二,都是千古大家,他們作詩填詞亦需要一改再改,有時為一字而改十字之多,可證修辭功夫何等重要。而我們作為現代人寫詩詞,在修辭煉字上則應更加努力才是。

#原創詩詞##詩詞##唐詩宋詞##詩詞#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