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隐翁
任昱,字則明,四明(今甯波)人。與張可久、曹明善等同時代人。少時好狎遊,一生不仕。散曲現存小令五十九首,套數一套。
紅繡鞋 春情暗朱箔雨寒風峭,
試羅衣玉減香銷。
落花時節怨良宵。
銀台燈影淡,
繡枕淚痕交。
團圓春夢少。
【注】朱箔:紅色的竹簾子;峭:尖厲、嚴厲;玉減:瑩潔潤澤的身體消瘦了。
古風 閨思
春暖花開的時候,也正是離人相思的時候,春天所引發的春情,更萦繞離人,無法消除。這支小令通過一系列具有特征的事件,尤其是那風雨交加的暮春夜晚的盡情渲染,把離人的相念,寫得活靈活現,悱恻纏綿。
金字經 秋宵宴坐秋夜涼如水,
天河白似銀。
風露清清濕簟紋。
論,
半生名利奔。
窺吟鬓,
江清月近人。
【注】秋夜涼如水:化用唐代杜牧《秋夕》"天街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詩意;簟:竹席;吟鬓:詩人的鬓發;江清月近人:引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隐者居
這是一首在秋夜宴席中所寫的小令。頭二句描繪秋夜美景,以工整的對句營造出一種清幽靜谧的境界。"風露"句,寫露水浸濕了竹席,點出夜已很深。面對秋夜清涼寂靜的環境氛圍,作者觸景生情,感慨萬千。"論,半生名利奔"是小令的主旨所在,它包含着作者對前半生追求功名的自嘲、為名利辛苦奔波的感歎。末尾"江清月近人"句,活用孟浩然《宿建德江》詩原句,神奇工巧,如同己出,進一步抒發了作者擺脫名利束縛後恬淡惬意的心情。
上小樓 隐居荊棘滿途,
蓬萊閑住。
諸葛茅廬,
陶令松菊,
張翰莼鲈。
不順俗,
不妄圖,
清高風度。
任年年落花飛絮。
【注】蓬萊:蓬蒿草萊,指隐居之處;諸葛:諸葛亮;陶令:陶淵明;藥鲈:莼菜和鲈魚。
山居圖
隻"荊棘滿途"四字,便括盡世路之艱險,選擇隐居也就不足為怪了。三國時諸葛亮曾隐居南陽茅廬;東晉陶淵明《歸去來辭》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句;晉張翰在外做官,見秋風起,思念故鄉荪菜、莼羹、鲈魚魚會,遂辭官歸吳。此處以三位曆史名人之歸隐自譬,其清高絕俗之态躍然紙上。既已歸隐,時間就不再有什麼意義,任四季更叠,都與他無關,真是自由自在到了極緻。這正與首句所隐含的人生不自由形成了強烈對比。隐居生活的美妙端在于此。
普天樂 花園改道院錦江濱,
紅塵外。
王孫去後,
仙子歸來。
寒梅不改香,
舞榭今何在?
富貴浮雲流光快,
得清閑便是蓬萊。
門迎野客,
茶香石鼎,
鶴守茅齋。
【注】王孫:顯貴的公子;仙子:此指隐居者;舞榭:歌舞場所;流光:時光如流,故稱流光;蓬萊:指蓬萊仙境。
雲霧居
本來是富貴人家的花園,現在卻改做了道院。王孫已去,舞榭不存,這正應了"富貴浮雲流光快"之意。昔日的達官貴人、笙箫歌舞代之以今日的野客、茶香和仙鶴,熱鬧浮華之地一變而為清靜場所,可見富貴盛衰之無常。既然如此,還是清閑自在的好,少了富貴之樂,卻也免去了衰敗之苦。此篇處處采用對比手法,充滿哲理意味,讀後讓人回味不盡。
清江引 積雨春來那曾晴半日,
人散芳菲地。
苔生翡翠衣,
花滴胭脂淚。
偏嫌錦鸠枝上啼。
【注】錦鸠:即鹑鸪。古有鸠鳴呼雨之說。
山裡人家
春日陰雨霏霏,野外遊人不見了。作者憐惜春景,陰雨天仍出遊。青苔暗暗滋生着宛如翡翠之衣;花瓣帶着雨珠好像滴着胭脂淚,它們是在為無人欣賞而悲哀?
此兩句寫景準确傳神,又應積雨題旨。"錦鸠枝上啼",意味着天又将下雨。"偏嫌'兩字顯示對積雨的怨意。雨掃了人們的遊興,好端端的春色竟被錯過了,多可惜呵!字裡行間流露出作者對于春天的熱愛之情。
清江引 錢塘懷古吳山越山山下水,
總是凄涼意。
江流今古愁,
山雨興亡淚。
沙鷗笑人閑未得。
【注】吳山越山:錢塘江南北兩岸古時分屬吳、越兩國,故習稱南岸的山為吳山,北岸的山為越山。
晨曲
滿目清景,本該賞心悅目,卻偏偏生出無限傷感來。是呵,悠悠千載,江山未改,朝代屢更,撫古思今,怎能不心潮激蕩!淚眼朦胧中隻感受浩浩錢塘江奔流的都是千年萬年的愁,而山中飄灑的雨絲就是那悲憫興亡無常的淚水。此時,作者的心情已十分沉重。末句筆鋒輕輕一轉,寫沙鷗笑人,是自嘲,也是自我寬解。
#元曲欣賞# #任昱# #文化# #随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