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七天長假,你們有什麼計劃呢?
是和三五好友,一起出去旅行,看看外面的世界?還是宅在家裡,做幾道小菜,和家人共聚美好時光?
我覺得假期就得好好休息。人為什麼要休息?總的來說,有兩個目的:一個是體力蓄能,一個是腦力充電。
所以,這個國慶,我會和朋友一起去爬山,運動鍛煉一下,當然也會宅在家裡看看書,看看電影。
爬山可以提升體能;讀書可以跨越時空,與大師們進行思想的碰撞;而看電影,則可以啟迪思考,因為電影要表達的,往往是電影背後的東西。
春節的時候,我為大家推薦了8本管理類的經典書籍,想知道詳情,可點擊:《春節期間,建議你讀一讀這8本書》。
那,這次國慶,我想給大家推薦10部電影。
這10部電影,有關于創業、有關于職場、也有關于人生的,希望你能從這10部電影中得到些許的啟發。
壹
《當幸福來敲門》
當你覺得自己處在人生的至暗時刻,我建議你,一定要看一看《當幸福來敲門》。
這是一部改編自真人自傳的電影。
主人公克裡斯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loser,投資失敗,破産失業,居無定所,家庭破裂......成年人所有的辛酸,他基本上都經曆了一遍。
人生是如此艱難,以緻于克裡斯看見路上的行人,都在想“他們每個人都看起來很幸福很快樂,可幸福為什麼不敲我的門呢?”
盡管飽受挫折,被逼至山窮水盡,但克裡斯都沒有放棄夢想,最終他憑借自己的努力逆風翻盤,改寫了自己的命運。
每個人在人生中總是會遇到各種苦難和挫折,總會有自己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但不管身處什麼樣的境況,我們都要像克裡斯一樣,不怨天尤人,不糾結過往,咬緊牙關堅持下去,熬過去,我們就赢了。
詩人萊昂納德·科恩曾在《頌歌》中寫道: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無論命運多麼晦暗,無論人生多麼坎坷,我們都要全力以赴,帶着希望之光,蹚過生活的暗湧,勇敢前行。
貳
《實習生》
當70歲“實習生”遇到20歲女上司,會發生什麼有趣的故事呢?
《實習生》正是這樣的一部溫馨的職場電影。
70歲退休老人Ben參加了“老年實習生計劃”,進入一家互聯網電商公司,做實習生。他的上司是一位20歲的年輕女性。
與之前的所有嘗試不同,這次Ben面對的是巨大的挑戰。比如,行業跨度巨大,不被上司待見,等等。
但,Ben一點點克服困難,憑借着自己的優勢,逐漸赢得上司的信任,成為公司不可或缺的得力的“實習生”。
這部電影有許多引人深思的點。
比如,對于年齡的探讨,一個人活了多少歲不重要,關鍵在于那些真正活着的歲月。
對于工作的探讨,你是把工作當成賺錢的手段,還是把工作當成事業,在工作中尋找人生的意義?
對于人的探讨,一個人最關鍵的,不在于能力的上限,而在于能被依靠的品性底線。
就像Ben說的,“做正确的事,永遠不會錯。”
叁
《阿甘正傳》
聰明的人和傻瓜,誰更容易成功?如果你看完《阿甘正傳》會得出不同的答案。
阿甘是個智商75的天生弱智兒,在媽媽的鼓勵下,他一生都在奔跑,先後成為橄榄球巨星、越戰英雄、乒乓外交使者、億萬富翁。
他堅信: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顆是什麼味道。
“run,just run away!”這句話給我很深的觸動,雖然阿甘看起來傻人有傻福,實際上是他的信念、堅持和永遠奔跑的态度,讓他不斷成為更好的人。
回到工作和生活中,我看過太多聰明的小朋友,最終泯然衆人矣。因為除了聰明之外,信念、目标和堅持,才是你漫長人生路的能量。
為什麼我們都在說要堅持“長期主義”,要回歸企業管理、經營的本質?實際上,越是重大的成功越需要踏踏實實,日複一日。無論你在開場抽到一副什麼底牌,隻要持續奔跑,就能永不下場。
肆
《中國合夥人》
知乎有個問題很火:什麼是你創業後才知道的事情?正好這部電影可以帶你深入了解創業者的心路曆程。
20世紀80年代,三個懷揣夢想的青年在燕京大學相遇,為了見識更大的世界,他們跟ETS死磕,最後也因此創業,這就是新東方最初的故事。
我認為創業者的精神,值得每個人去學習。時代呼喚創業者,不是說你必須要創業,而是說你要像創業者一樣,對生活和工作充滿激情。
完成一件事很容易,做好一件事很難,找到一生的事業更難。從新東方到東方甄選,你是否和俞敏洪一樣,有“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勇氣和韌性?
任何時代都是機遇和挑戰并存,但每個時代都是我們的黃金時代。
伍
《矽谷傳奇》
商業天才是如何誕生的?他們又經曆了怎樣的創業曆程?相信看完這部傳記式電影,你會有更直接的感受。因為《矽谷傳奇》稱得上是蘋果公司和微軟公司的發展史和崛起史。
年輕的喬布斯和比爾·蓋茨,如何在變化中抓住機會創業,又是如何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一躍成長為現在的商業巨頭?
看完這部電影,我相信隻要你堅持做認為對的事情,不要把目光局限在當下,當你再回望過去時,會為自己的決定感到慶幸。
陸
國王的演講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不是生來就造就的,一定有一些不滿意的地方。你相信一個結巴的人能登上大舞台發表激情的演講嗎?
約克郡公爵(柯林·菲爾斯 Colin Firth 飾)因患口吃,無法在公衆面前發表演講,這令他接連在大型儀式上丢醜,并為之懊惱。但在二戰前夕,因種種原因,他臨危受命,當着全國人民發表戰時演講,在刻意練習下,他戰勝了自我,戰勝了恐懼。
《國王的演講》給我們的啟發是,在職場中,周圍可能有很多人不認同你,但你要以自己對自己的認同為力量。而當真正做回自己之後,最終會漸漸赢得身邊人的尊重。想都是問題,做才是答案。克服自己心中的恐懼,你便能戰勝自己,從而不斷超越。
柒
《穿普拉達的女王》
故事講述了一個剛離開校門的女大學生,進入一家頂級時尚雜志社當主編助理,從初入職場的迷惑到完美蛻變,成為一個出色的職場達人。
當初入職場的安迪不斷遭遇上級米蘭達施加的壓力,當她不斷抱怨職場的繁忙與疲憊,這一切重壓之下,她既應接不暇,也覺得迷茫委屈。最終,同事的一席話喚醒了她,使得她開始反思自己的心态與能力,不斷努力提升自我,獲得成長。
而從安迪的身上,我們也能看到職場的多面性,從而找到自我對職場和人生的态度。
捌
《死亡詩社》
威爾頓預備學院以其沉穩凝重的教學風格和較高的升學率聞名,作為其畢業班的學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
新學期文學老師約翰·基汀的到來如同一陣春風,以一己之力對抗“教條主義”。他帶學生們在校史樓内聆聽死亡的聲音,反思生的意義 ;讓學生們在綠茵場上,大聲宣讀自己的理想;鼓勵學生站在課桌上,用新的視角俯瞰世界。老師自由發散式的哲學思維讓學生内心産生強烈的共鳴,他們漸漸學會自己思考與求索,勇敢地追問人生的路途。
這部電影,能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生活,對職場人來說,找到工作的樂趣,找到人生的意義,遠比被迫服從幸福得多。
玖
《社交網絡》
2003年,哈佛大學的天才學生馬克·紮克伯格和朋友愛德華多·薩維林建立了名為Facebook的社交網站,并在短時間内聚集了大量用戶,馬克成為了曆史上最年輕的億萬富翁。但在輝煌的事業成就和巨額的财富背後,他陷入了兩起法律糾紛,不得不面對與好友的分道揚镳,陷入讓他身處利害關系的陷阱當中。
《社交網絡》從Facebook的建立和發展這一個小點擴大,去體現整個社交網絡以及社交網絡快速發展下社會快速運轉,與人際關系、知識産權、階層流動等相關的各種矛盾随之産生的現狀。
拾
《1921》
《1921》是一部值得創業者、企業家們跟團隊一起去看的電影。
這部電影講述的是共産黨艱辛的創業史。
在1921年,一群平均年齡隻有28歲的熱血青年克服重重困難,建立起共産黨,點燃星星之火,并形成燎原之勢。
企業從“0”到“1”怎麼做?如何定戰略?如何建組織,建文化?從這部電影中,你可以找到答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