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張居正一條鞭法

張居正一條鞭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5-09 20:28:50

  一條鞭法是明代中葉後賦役方面的一項重要改革。主要是總括一縣之賦役,悉并為一條。即先将賦和役分别合并,再通将一省丁銀均一省徭役,每糧一石編銀若幹,每丁審銀若幹,最後将役銀與賦銀合并征收。

  主要内容有:

  1、清丈土地,擴大征收面,使稅負相對均平。針對當時存在的占地多者田增而稅減的情況,隻有從清丈土地入手,才能做到賦役均平。僅據部分清丈的結果,就增加了土地2、8億畝,使不少地主隐瞞的土地繳了稅。

  2、統一賦役,限制苛擾,使稅賦趨于穩定。實行一條鞭法以前是賦役分開。賦以田畝納課,役以戶丁征集,賦役之外還有名目繁多的方物、土貢之類的額外加派。實行一條鞭法以後,全部簡并為一體。将役歸于地,計畝征收;把力役改為雇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賦役統一,各級官吏難以巧以名目。因此,叢弊為之一清,使稅賦趨向穩定,農民得以稍安。

  3、計畝征銀,官收官解,使征收辦法更加完備。我國封建田賦,唐以前基本上都是征實。唐代兩稅法雖以貨币計算,但繳納仍折實物。宋代征稅,隻是偶有折銀。元代科差雖行色銀,但積糧仍為谷粟實物。唯自明代一條鞭法實行以後,不僅差役全部改為銀差,而且田賦除蘇杭等少數地區仍征實物以供皇室食用之外,其餘也均已一律改征折色,即折為色銀。與此同時,賦役征課也不再由裡長,糧長辦理,改由地方官吏直接征收,解繳入庫。從此,不按實物征課,省卻了輸送儲存之費,不由保甲人員代辦征解,免除了侵蝕分款之弊,使征收方法更完善。

  作用:

  1、簡化了賦稅征收手續,客觀上起到了均平賦役,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作用。它不但限制官吏巧立名目,加征賦役,而且減輕了農民負擔,提高其生産積極性。

  2、它實行賦役折銀征收的辦法,适應和促進了明朝中期後商品經濟的發展。為交納銀兩,農民,手工業者必然把大量産品投入市場,促進商業繁榮。徭役折銀,農民可自由離開土地成為自由勞動力,為資本主義的萌芽和發展創造條件。

  3、它推動了中國封建賦役制度的進步,使兩稅法以來由人頭稅向土地稅轉化進程前進了一大步,為清初“攤丁入畝”的變革奠定了基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