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龍網1月10日9時訊(通訊員 李達元)1988年農曆三月初三,豐都縣舉辦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屆豐都“鬼城”廟會,吸引了周邊區縣及海内外上百萬人參加,盛況空前。以後每年或間隔一年舉辦一次,迄今為止已舉辦了十九屆,成為豐都人民樂于參與的重大文化盛事。
豐都廟會街頭巡遊場景
2007年,豐都廟會被納入重慶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2014年,豐都廟會成為國家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
豐都廟會的由來
周時,豐都縣隸屬巴國,曾一度為巴國的都城,故豐都有“巴子别都”之稱。當時的巴人尚神祀鬼,重祭拜,此風俗逐漸演變成為豐都廟會的雛形。
同時,豐都廟會源于鬼城名山的香會。從漢時開始,佛、道、儒等宗教流派在名山上交融發展,各種祭祀活動常年不斷,解放前最為鼎盛,從正月初六彌勒佛聖誕香會到臘月三十送玉皇并迎接竈王,全年香會達35次之多。
在敬香活動中,逐漸誕生了各種獨具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如以鬼城故事為内容的街頭遊樂、戲劇;各種祭祀性舞蹈表演,玩獅的、舞龍的、劃彩船的、說書的、雜耍的,熱鬧非凡。豐都香會一度吸引了周邊地區、内陸各地、港台及東南亞的大量香客以及趕廟會的百姓。
1949年後的近三十年間,由于種種原因,豐都廟會活動中斷,進入休眠期。直到迎來改革開放,為了更好地傳承地方民俗文化精髓,弘揚民間文化,保護鬼城香會這一獨特的文化遺産,豐都人民将過去香會中分散舉辦的各式民間藝術活動組辦為豐都“鬼城”廟會,并賦予了它嶄新的時代精神和人文風貌。
推陳出新的廟會
現在的豐都廟會通過不斷地推陳出新,已内容着重于展示豐都縣的民間民俗文化。
廟會期間,以“陰天子娶親”故事為主題的遊樂活動,驅邪祈福求平安的鬼面具舞、響篙舞、神鼓舞和竹鼓舞,還有祈求風調雨順的水龍舞,兼有說唱道白的獅子舞,以及頗具鬼城特色的鑼鼓、唢呐等吹打樂。這些文化活動在思想上表達了“懲惡揚善、唯善呈和”主題,表達了勞動人民對真善美的追求和對假醜惡的憎惡,在藝術上則展示了原始、古樸、優美、獨特的個性,具有很高的文化價值。
2011年的豐都廟會,舉辦了“首屆鬼城廟會文化高峰論壇”,成功将廟會文化推介給全世界。2014年的豐都廟會為期13天,為曆屆廟會時間最長,内容包含佛事、文化、商貿等多項活動,期間,還邀請國内外專家學者共聚豐都,開展鬼神文化課題研究活動。
此外,近幾屆的豐都廟會還舉辦了名山賞壁畫、觀雕塑和遊覽儒、道、佛三種文化并存的廟觀祠堂活動,遊客在街頭巷尾觀賞鬼臉瓢畫、葉脈畫、包鸾竹席等民間工藝品的同時,還可品嘗到麻辣雞塊、糊辣殼抄手等各類特色小吃。
弘揚了民俗文化
豐都縣文化委副主任陳政介紹,豐都鬼文化是古人以鬼喻人、以鬼教人的産物,它宣揚的懲惡揚善、為善呈和的思想具有很強的人民性。豐都廟會以民間文化藝術表演的形式演繹鬼城傳說中的精華,集中展示了鬼城文化深厚的内涵。
“豐都廟會的舉辦,既保護了地方文化遺産,又弘揚了傳統民俗文化精華。同時,廟會期間通過舉辦鬼城文化研讨會,對豐都鬼城文化的内涵、外延作出了積極闡釋。”陳政說。
曾有專家在逛豐都廟會後認為,豐都廟會将民間舞蹈、音樂、文學以及傳統建築、雕塑等多種藝術形式進行了有機結合,體現了一種古樸獨特的美,極具藝術觀賞性;而在本質上它卻是弘揚“懲惡揚善、唯善呈和”的,這正是豐都“鬼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豐都廟會的精魂所在。
為了更好地傳承和弘揚地方民間文化精華,近年來,豐都縣積極開展對有關豐都廟會的保護工作。除了對廟會相關資料在收集整理後進行數字化分類建檔外,還籌劃成立豐都廟會保護機構;多方籌集資金,設立傳統廟會保護基金;開辦研究人員和傳承人培訓班,邀請專家舉行研讨座談會,撰寫研讨文章,挖掘廟會文化内涵。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