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我現在手裡有一筆閑錢,你說現在這種大環境,應該把錢放去哪裡比較好?”
今年,有不少的朋友跟客戶都向橙子問過相似的問題,這也直接說明目前确實有很多人陷入了這樣的窘境:
就是手裡有錢,卻不知道如何安放……
那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
橙子認為是整體經濟大環境下行導緻的
今年以來,國際形勢嚴峻複雜,世界經濟增長明顯放緩
咱們國内的疫情在各地多發散發,也對經濟的穩定運行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一方面,銀行一直在降息,9月15日,多家銀行再次下調存款利率
以工行為例,3年期整存整取利率從2.75%降到了2.6%
另一方面,股市震蕩不安,上證指數從年初的3600多點跳水到4月底的2800多點,最近在3000點徘徊
基于國内外錯綜複雜的大環境,前有俄烏沖突,後有美聯儲加息,大家都不敢貿然進場,生怕被割了韭菜
大A萎靡不振,咱們國家的“對外窗口”,港股市場也沒好到哪裡去
恒生指數從去年最高的33000多點一直跳水到現在的16000多點,相當于被打了個半殘
因為橙子自己一直操作的是港股,所以深有體會,說多了都是淚
不過幸運的是,在今年年初市場剛剛出現震蕩的時候,橙子就果斷離場了
雖然年初在股票上有一點虧損,但因為吃到了港股前兩年的紅利
所以總的來說,虧損可以忽略不計了,整體盈利情況還是比較可觀的~
扯遠了,咱們還是接着來聊聊,目前的環境下,手裡的錢放到哪裡比較穩健的問題
說到錢的投資去處,對于咱們普通人來說,其實來來去去就那麼幾個地方
絕大部分人的選擇無非是銀行、基金公司或者股票市場
一小部分的高淨值人群可能會熱衷于購買信托和保險産品
既然說到理财了,那橙子就把市場上的理财産品類型給大家簡單地總結歸納一下吧
目前市場上的理财産品,一類是大家接觸較多的銀行存款、基金、股票、儲蓄險和國債
另一類是較為小衆的信托、債券和外彙(對投資人要求較高,一般為專業投資者或者高淨值人群)
而不管是哪一類理财産品,都有這三個特點:收益性、安全性、流動性
意思也就是說任何一種理财,都不可能兼顧高收益、低風險、高流動性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不可能三角”
那麼,上面列出的這些理财産品各自側重什麼呢,我們來簡單看看:
可以看出,其實市場上的理财産品種類很多
但就目前的金融形勢而言,固定收益且沒有損失風險的産品,真的已經極少,之前相對高收益的各種互聯網理财,針對高淨值人群的信托産品全涼了
目前可以選擇的隻有銀行存款,長期的大額存單也隻有1%-3%的收益,國債和餘某寶(貨币基金),收益隻有1%-2%
反倒是保險公司的儲蓄險,比如說增額終身壽,終身複利3.5%,差不多是最高的
這也是導緻今年很多二級市場投資者轉向保險理财産品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許你會說,高收益的理财不是還有股票和基金嗎?
的确,在經濟環境好的時候,這兩項很值得推薦
但是在發生黑天鵝事件以及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參與股票和基金就要謹慎了
如果有去年因為那一陣基金熱潮而盲目沖進市場的小夥伴,應該能深有體會,我就不再繼續在大家的傷口上撒鹽了
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以及市場經驗,完全可以繼續參與這類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
但對于普通人來說,除了關注收益的高低,安全性一定是我們首要考慮的因素
所以在這裡,橙子想跟大家說的是,理财之前,先認識自己
相同的理财産品,為什麼有人能賺錢,有人卻在虧本?
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要歸結于我們自身
大多數人,都在追求高收益、低風險的理财産品
殊不知,因為缺乏對金融知識的了解,有時候最大的風險可能來源于我們自己
那在選擇理财産品的時候,到底應該如何做呢?
1、提高認知能力
提到認知能力,要求較高的就是高收益類的基金、股票等理财産品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在對股票市場的看法上,有人把它當賭場,便會頻繁交易,追漲殺跌;有人當做投資市場,就會堅持價值投資,長期持有
看法不同,投資行為便不同,最終結果也不相同
然後就是專業知識的儲備,比如買主動權益類基金,一般需要了解基金的投資标的、曆史收益和回撤、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還需要了解一些估值知識
換到儲蓄險上,也是一樣的道理,有很多知識點需要去了解
比如增額終身壽險,需要看現金價值、測算收益率IRR、看加減保條款
年金險,需要了解每年領取金額、現金價值、保證領取以及是否符合自己的理财規劃等
如果不了解清楚,草草入手,可能就會發生損失
網上有一句話,形容投資十分貼切:
我們永遠賺不到超出自身認知範圍外的錢,除非靠運氣;
而靠運氣賺到的錢往往會憑實力虧掉,這是一種必然。
你所賺的每一分錢,都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你所虧的每一分錢,也是你對這個世界認知的缺陷
2、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
2020年,股市迎來了牛市,也湧現了大批明星基金經理,大家都匆匆入場“養基”,生怕錯過了發财的機會
但不到一年,基金綠了,很多人也慌了
當初大喊的“坤坤帶我飛,愛坤永相随”口号依舊還在耳邊回響
跌了10%,吃飯不香了
跌了20%,睡覺開始失眠了
跌了30%,開始割肉逃跑了......
說到底,這都是因為自己選擇的理财産品與自身的風險偏好不符
在投資市場中,如果無法承受較大的風險與波動,可能就并不太适合投資基金股票類産品
也正是因為風險偏好的重要性,在我們購買基金、開通證券賬戶時,才會有相關的測試,來幫助我們認識自己是保守型、穩健型還是積極型的投資者
比如保守型的投資者,就更适合選擇存款、儲蓄保險以及餘某寶這一類貨币基金類型的低風險産品
但可惜的是,在現實操作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會重視風險偏好測試,去真正了解自己的投資需求
所以,橙子才會在這裡建議大家,先認識自己,再認識理财
其實,各種理财産品之間并無優劣之分
對于我們個人而言,隻有合适與否
而我們想要去理财,橙子建議可以分三步走:
第一步,認識自己,先充分了解自己的風險偏好和認知能力;
第二步,尋找适合自己的理财産品;
第三步,長期持有,靜待花開;
另外,金融産品之間并不沖突,不是選了存款就一定要放棄基金,反而應該将我們的資産進行合理配置,分散風險,也就是“不要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就算10萬塊錢也能分成幾份,利用分散投資來平衡收益與風險的關系,構造出一份适合自身需求的投資組合
不知不覺又閑扯了這麼多,最後橙子就簡單說說自己目前的投資規劃吧
首先橙子對自己的風險偏好很了解,是一個标準的保守型投資者
因為前兩年股市不錯,所以橙子那時就将絕大部分資金都放在股票中
雖然是保守型的風格,但是也梭哈了幾次,每次的收益也相當不錯,當然這是經過自身專業金融知識和經驗的判斷後才做的決定,不是一拍腦袋盲定的
從21年上半年開始,橙子開始陸續将資金從股市撤回,絕大部分投資到固定收益類的理财産品中
到今年,因為大環境的持續變化,就逐漸轉換到保本保息的銀行存款和儲蓄險産品上了
簡單地說,橙子自己目前的理财規劃是這樣分類的:
5%放在基金股票裡博取高收益
10%放在外彙中(因為近期美聯儲加息,持有的外彙回血不少,感動~)
25%-30%放在銀行短期存款産品中,以備不時之需(例如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
50%放在儲蓄類的保險理财中,實現家庭資産的穩步增值
也許有小夥伴感到奇怪,為什麼會把一半比例的資産都放入儲蓄險中
那是因為橙子出于對未來幾年經濟大環境的考慮而做的決定
疫情的反複,國際社會的矛盾,都可能導緻一些不可預期的黑天鵝事件
所以選擇将大部分資産都放在能夠保本保息的保險理财産品中,先安穩度過這幾年,資産又能穩步增值,何樂而不為呢?
好啦,說了這麼多,大家看得估計也累了
有任何理财規劃或者保險産品相關的疑問或者咨詢,可以下方評論或私信~
最後再送給大家橙子很喜歡的一句話
也是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先生經常提起的一句話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