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大家分享一個寓言故事:宋有富人,天雨牆壞。其子曰:“不築,必将有盜。”其鄰人之父亦雲。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這個《智子疑鄰》的故事出自《韓非子·說難》,說的是:宋國有個富人,有一天下雨,那個富人家的牆被毀壞。他兒子說:“如果不趕緊修築它,一定會有盜賊進來。”隔壁的老人也這麼說。這天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财物。他家人很贊賞兒子聰明,卻懷疑偷盜是隔壁那個老人幹的。
面對同樣的事情,對自己和他人經常有着不同的态度和想法。
當我們的内在覺得做錯了什麼事情時,很容易産生自己不夠好的感覺,但很多時候我們又不願意去面對這種感受,因為它讓自己很不舒服,讓自己有輸了、很差勁、很弱的感覺。
故事中主人公家中失竊,特别是在鄰居和兒子都提醒了之後,自己的不作為而導緻的,他其實是錯了,可是不想承認,所以下意識地就去懷疑和責怪别人,鄰居是外人,便撞槍口了,兒子是自己的,當然不責怪,還附上洋洋得意的表揚,順便提升一下自我價值!
我們有沒有留意到平日裡,我們也很容易做出相似的行為!
我記得同樣是把水杯打翻,兒子做的時候,我會很不耐煩的說“怎麼這麼不小心!”,我自己做的時候,馬上就想“這是誰放的杯子?”
一次我拖地時,發現拖把有點不對勁,馬上看到了自己的埋怨“媽媽怎麼把拖把給搞壞了”(前段時間都是媽媽幫忙拖地),埋怨媽媽之後,很快也看到了自己的愧疚,怎麼又埋怨媽媽了?當我意識到自己在埋怨媽媽,也譴責自己時,便馬上停下來,提醒自己在心裡跟媽媽說“對不起”,去看到就算拖把壞了,也跟媽媽沒有關系!
過了一會兒,我發現拖把OK了,其實是因為海綿拖把太久了沒用,需要比較長的時間才能夠徹底濕潤,才能正常使用。
很是感慨,日常生活中有多少同類事件呢?若是毫無察覺,又會給自己埋下多少的罪疚感呢?
問題發生時,不管是責怪對方還是責怪自己,都反應了我們沒有好好地對待自己!
其實事情發生了,我們需要提醒自己的是去接受它,而不是去評斷和埋怨,當允許和接受了,我們的生命才有可能輕松和自由!
我們的評斷和埋怨,反映了我們的不接受,這個時候需要我們去覺察,抓住這個提升自己的好機會!
去看見自己的評斷和抱怨,選擇允許、接受和放下,各種創意和辦法,也許很快就會出現!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