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農具的發展如下:
1、原始社會時期:原始農業中木石并用,主要是木質的耒耜。并在後期出現青銅農具。
2、夏、商、西周時期:農具有所改進,但所用材料還是以木、石、骨等為主。當時已有青銅生産,到西周末年,用青銅制作的僅有一些中耕農具和收割農具。
3、春秋、戰國時期:冶鐵業的興起,使中國農具史上出現了一大變革時期。鐵制農具代替了木、石材料農具,從而使農業生産力開始了質的飛躍。
4、秦、漢至隋、唐、五代:鐵制農具更加普及,成為民之大用,随着農業生産發展的需要,農具的種類增加,質量也大為提高。
5、宋、元時期:中國農具的發展無論在動力的利用、機具的改進、種類的增加、使用的範圍等方面,都超過了前代。
6、明、清時期:農具較之元代無多大變化,發展緩慢,但某些農具仍有改進。如明末曾出現繩索牽引的代耕架,是将用于辘轳的絞關用于犁的牽引,可進行墾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