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舟山日報-舟山網】
大便帶點血,可能是痔瘡又犯了?家住定海的何阿姨,今年60多歲,一直以為自己便血是痔瘡惹的禍,結果于近日,她被确診為直腸癌。“有不少結直腸癌患者,把便血誤當成痔瘡引起的,結果耽誤了治療時機。可其實,隻要早期做好預防,絕大多數人可以避免患上結直腸癌。 ”舟山醫院胃腸外科主任張英傑這樣說。
别把便血都當成痔瘡出血
“在癌症發病率中,結直腸癌發病率僅次于肺癌、胃癌,居惡性腫瘤第三位。在臨床中,結直腸癌被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的,占到了70%~80%。 ”張英傑介紹,這麼多患者在中晚期才被确診,和其自身的誤認、不重視有很大關系。
何阿姨就是很典型的一個病例。她這次因為出血太多,感到害怕,但到舟山醫院就醫時,仍以為自己便血是痔瘡引發的。何阿姨對醫生說,她患有痔瘡20多年了,以前便血沒當回事,覺得痔瘡出血稀松平常,這次來就醫,原本是希望醫生幫忙止血,萬萬沒想到頻繁便血是直腸癌引起的。
“有的患者本身患有痔瘡,于是把便血都歸為痔瘡,這樣的病例很多。 ”張英傑說,前陣子還有一位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腸癌,便血遲遲不到醫院就診,幾個月過去,貧血嚴重,上廁所暈倒後被家人送來醫院。
痔瘡和結直腸癌便血有區别
張英傑介紹,便血對于痔瘡患者而言是很常見的症狀,但它同時也是結直腸癌的常見症狀之一。事實上,痔瘡和結直腸癌出血也有區别,痔瘡出血顔色以鮮紅為主,有時出血量比較大,大多呈點滴狀、線狀或噴射狀,血與大便并不相混。而對于結直腸癌患者而言,便血顔色通常較暗,并可與大便混合。“另外,直腸癌引起的出血,由于直腸和痔瘡位置很近,它出血也很容易被誤解為痔瘡出血。還有一種便血不容易被肉眼發現,但是化驗大便隐血為陽性,這個也要特别重視。便血或者大便隐血陽性,都建議做腸鏡檢查一下,排除一些不好的問題。無論是哪種出血,及早找醫生看一下,更安全。 ”張英傑提醒道。
大便習慣改變也是危險“信号”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還有一種“信号”要及早重視,就是大便習慣變得不一樣了。
普陀70多歲的劉老伯,這兩日因為結腸癌在舟山醫院住院。大約4個月前,他發現自己大便習慣越來越不正常,以前一天一次,後來變成兩天三天一次,以為自己年紀大了大便不好屬正常現象,就弄點瀉藥吃吃,症狀絲毫沒有緩解。到後來,劉老伯連着五六天拉不出大便,肚子很脹,人也越來越虛弱,才到舟山醫院就醫,最終被确診為結腸癌。
張英傑說,劉老伯的情況,在結腸癌中十分典型,遲遲不就醫,腫瘤在裡面越長越大,大便也就越來越難解。“有很多老年人,子女不在身邊,自己不太重視,身體出現危險信号了也不理會,最後耽誤了。 ”劉老伯如今已是結腸癌中晚期,同時因為腸梗塞嚴重,不能手術,這兩日先把腸道暢通、清潔,端午假期後才能進行手術治療。“如果發現近段時間大便習慣不一樣了,本來一天一次或者兩天一次,變成三四天才一次,或者拉起來很費力,大便形狀變細了,這些都可能是結腸癌的症狀。 ”張英傑說。
小心制作不當的魚鲞和鹹菜
要引起重視的是,如今随着生活條件的提高,結直腸癌患者也出現年輕化趨勢。“臨床上30~40歲患者并不鮮見。 ”張英傑說,除去地域、基因因素,緻病原因和飲食、生活習慣也有很大關系。
腌制食品、亞硝酸鹽含量高的食品都會提高緻病率。“海島特殊飲食習慣中,制作不當的魚鲞和鹹菜是常見的,黃色的鹹菜不容易緻病,但有的人喜歡吃半腌熟的青鹹菜,而它的亞硝酸鹽含量很高。 ”張英傑說,這幾年他一直在關注海島飲食因素導緻的病例。“我們調查患者平時飲食習慣時,發現大多數患者都喜歡吃魚鲞。 ”
結直腸癌聽着很可怕,其實有很大機會可以規避。“在癌變之前,結直腸癌早期表現為息肉,息肉是良性的,做腸鏡就可發現,它生長緩慢,但如果長期不處理,就可能變成結直腸癌。 ”張英傑說,早期的篩查、體檢十分重要,按照目前發病率來看,40周歲以上人群十分有必要做腸鏡。“第一次做過沒問題,那麼可以隔2~3年再檢查一次。如果第一次檢查發現息肉,最好一年做一次腸鏡,因為息肉和草一樣,割了又長。早篩查早發現,做個内鏡下小手術就解決問題了,對自身、對家庭的負擔也大為減少。 ”張英傑介紹道。
本文來自【舟山日報-舟山網】,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