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潇暮雨子規啼
——讀《大唐雙龍傳》有感
我想了很久,試了好幾個題目,可是都覺不太妥當,最後我還是用了一句最不妥當的詞來作為我文章的題目。
首先,取這句詞意在表現一個書中本沒有而是由我杜撰加入其中的一個人物,說來或許可笑,事實上是因為讀《大唐》的時候太沉醉其中,太心有所感,所以就把自己以某一種身份加入了小說其中,我讀小說真正入了迷的時候常常這樣。我給那個人物取的名字就化于“潇潇暮雨子規啼”這句詞,因此以這句詞為題,更是表示這篇文章是為了直抒心中所感而作。
此外,這句詞意境悠遠、潇灑、曠達,頗符《大唐》中許多主要人物的性格,并且也符合整部書的叙述語境和其營造的氛圍。第三個原因則是因為這句詞所在的整首詞所表達的含義。
整首詞是這樣的“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淨無泥,潇潇暮雨子規啼。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發唱黃雞。”這首詞表達了詞人蘇轼樂觀豪邁,不因年齡衰老而放棄自己,反而是積極進取,樂天曠達的心态,這樣的心态和精神也恰恰是《大唐》主人公寇仲和徐子陵身上所體現出來的令人折服的人格魅力。
花了大段筆墨去寫我取“潇潇暮雨子規啼”為題的原因和意義,不知有否顯得多餘和累贅,但我的确覺得由這個題目引出了我心中許多想法,所以一定要一吐為快。
我現在有一句話必須要說——終于讀完《大唐》了!能說出這句話真得很不容易,我是從去年11月份開始讀《大唐》,其間每天基本上讀兩三章,還有一段時間沒有在讀,然後直到今年2月,我每天狂讀,大概每天能夠讀一卷之多,直至今天,我終于完成了通讀《大唐》一遍的“壯舉”。
說實話,《大唐》是我除《紅樓夢》之外讀得最辛苦的一本書。因為它的篇幅實在太長,總共63卷加一篇後記,而每一卷中又包含13章,每一章的篇幅又是不短的,可以想象讀完《大唐》是多麼辛苦的一件事啊!
不過讀《大唐》又是一種享受,《大唐》不像《紅樓夢》因為語言和時代的差異而晦澀難懂,我幾乎是讀讀放放,持續了一兩年的時間才讀完整本書。《大唐》因為是武俠小說,所以其中玄疑緊湊,引人入勝是必然的。讀的時候,我會覺得有一種跟着主人公去冒險的刺激感覺,就像是尋幽探勝,你走到這一步又非常想知道下一步會走到哪裡, 就這樣一步接一步,緊湊而又玄妙,直讓人欲罷不能。
我也讀過金庸的《笑傲江湖》、《天龍八部》等武俠小說,知道武俠小說的通式應該就是營造出玄疑的氣氛,讓人欲罷不能。但事實上《大唐》絕對不同于金庸的小說。我總覺得金庸小說玄疑的感覺太濃,就像是一大堆的謎團要你去理出頭緒,然後你就跟着主人公去走,一步一步接近真相,我覺得這更像是偵探小說。而《大唐》沒有那麼多的謎團,黃易的叙述感覺是平易近人的。
“平易近人”,我不知這個詞用在這兒是否讓人明白,意思即是娓娓道來,就像親切地講故事,故事本身的人和物讓你覺得很親近,不是你明知别人在講故事,并且你有聽故事的感覺,而是你可以忘掉是黃易在講故事而你正在聽(看)故事,就是說你會感覺與書中的人物很親近。
實際上我覺得這樣平易的叙述反而比一大堆的謎團要好,因為謎團越多越予人不真實地感覺,而《大唐》就是在叙述寇仲和徐子陵親身經曆的事情,是生活化的,平民化的,真實化的,間或有一兩個小謎團與某些人物的身世有關,又能在平淡中予人玄疑的快感。并且雖然是平淡卻也不會讓你覺得無聊,你還是會想要一步步跟着寇仲和子陵去冒險,去翻雲覆雨,去改變天下,去創造曆史。
親切平淡是《大唐》的一大特點,我覺得還有一點不得不提。黃易《大唐》這部書的寫作風格是玄妙空靈,凄美而又灑脫飄逸的,并且在人物的對話當中又不時笑料百出,更加顯得人物平易親切,同時充滿幽默和快樂的感覺,不會讓你覺得總是那麼沉重,而事實上,主人公經曆的很多事是讓人傷感和倍感沉重的,他們經常陷入一些形勢對自己頗為不利的劣局,但是因為寇仲的樂觀、愛開玩笑和徐子陵的灑脫淡泊,大大沖淡了沉重的氣氛,總能予人絕處逢生的感覺,讓人更加堅定樂觀,看得到生命的堅韌和美麗。
黃易的叙述風格就像是在寫最美麗的散文或散文詩,寫景寫情語言華美,而書中穿插并且無處不在的對于生命的理解又是玄妙非常、充滿哲理、發人深省、引人深思。其實裡面有一些對于生命的理解我看不太懂,并不能完全理解。雖然說是通讀《大唐》,但是還有很多值得我研究的地方需要細細去品。
《大唐》不可以僅當作一本武俠小說去讀,那是對它的亵渎,它不止是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它是最唯美的散文,它是最玄妙的哲理,它是一種意境,亦是一個夢境,可以讓人深深沉醉其中的最空靈最潇灑最唯美的夢境......
終于說完了對《大唐》的整體感覺,現在可以來說說一些人物了。
開始讀《大唐》的時候,我最喜歡的是徐子陵,因為我本身就很崇尚淡泊灑脫的個性,淡泊明志、甯靜緻遠亦是我對自己的希望和要求,所以很自然地就喜歡這樣個性的男子——徐子陵。但是後來越讀《大唐》越覺得寇仲這個人物很可愛,他油腔滑調,嘻嘻哈哈,又是豪氣幹雲,樂觀自信。他即使在最惡劣的情況下也能保持最強大的自信,保持堅如磐石不可動搖分毫的堅強意志,還有最大的樂觀。當然徐子陵身上也有這樣的特質,但是寇仲身上體現得更明顯。
相比之下,徐子陵更加悲天憫人,大概是因為接觸佛教更多的緣故吧,徐子陵有時候太悲天憫人,甚至給我一種婆婆媽媽的感覺,而寇仲則是永遠那麼豪氣幹雲,不會拖泥帶水,我想男兒漢理當是這樣的。當然不是說子陵不好,事實上當我看到一向慈悲為懷的徐子陵狠下辣手去對付美豔夫人、烈瑕這種人的時候感覺真是太棒了,試想一個性格溫和的人突然狠下辣手去對付一個人,可見他内心有多麼憤怒,更可見那個被他對付的人又是多麼惡貫滿盈、多行不義,那種替天行道、行俠仗義的感覺多麼讓人熱血沸騰啊!
寇仲和徐子陵是各有千秋,又是都很有人格魅力的人,我想讀過《大唐》的人一定不會有誰說他(她)讨厭寇仲或是徐子陵吧。突然想到電視劇《大唐》,我覺得裡面寇仲還比較符合我心目中的寇仲形象,油腔滑調、嘻嘻哈哈,确有寇仲之風。但是他因為身體中的魔性(事實書中不是這樣的),他太暴力,甚至不把與子陵的兄弟情誼放在首位,而隻是一意争霸天下,這是與書中不符的。
書中的寇仲可以為了徐子陵放棄天下,他們的兄弟情義真的似海如山。而電視劇中的徐子陵太過憨厚了,雖說徐子陵是甯靜淡泊,慈悲為懷的,但他卻也是有勇有謀,智勇雙全,不會像電視劇中一樣憨厚到有點兒傻。而他與師妃暄,也不會像電視劇中那樣。當然我們都知道,電視劇是不可能拍成像原著一模一樣的,但是說實話,這部電視劇與《大唐》原著相差實是不可以千裡計。
說到師妃暄,我不是很喜歡這個人物,不隻是電視劇裡的,也包括書中的。我覺得黃易把她寫的仙化了,每次她一出現就連那個地方也仿似變成了仙境。這樣的描寫書中出現多次。作為一個普通人,我覺得一個太過仙化的人物并不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反而會讓我們覺得疏遠,與《大唐》的親切平淡有些格格不入。我在尚未看《大唐》的時候就聽看過的朋友說,她不喜歡師妃暄,那時我還不明白,及至我看完了《大唐》才深切體會了她的感覺。
是啊,這樣一個仙子似的人物,完全把所有的女子比下去了嘛,而我們這樣的普通女子怎能不覺得心裡别扭呢?
由師妃暄可以寫到石青璇。石青璇其實在《大唐》中的出場率不是很高,但份量還是蠻重的,畢竟她是子陵選擇的終身伴侶。石青璇也是一個仙女似的人物,不過比師妃暄少了那一種修道之人因為宗教而來的束縛,師妃暄就不可以在徐子陵面前撒嬌,不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愛徐子陵,而石青璇可以。石青璇也是甯靜淡雅的,但她比師妃暄更平易近人一點,因為她還有小兒女的情态,而師妃暄因為是“仙子”,所以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要有仙子的姿态,而不可以像小女孩兒那樣撒嬌,不可以……
此也是我不喜歡師妃暄的原因,慈航靜齋的仙子其實真的快樂嗎?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師妃暄是真的把人世看通看透,真的喜歡過方外高人青燈黃卷、木魚佛祖的生活,但也許那隻是一種對人性的壓抑,因為慈航靜齋的身份而不得不放棄對人世間最普通而又最真摯的愛情的追求,師妃暄如此,梵清惠亦如此。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對慈航靜齋的女子報以同情,其實我也不喜歡慈航靜齋,太壓抑了,真由師妃暄可以寫到石青璇。
石青璇其實在《大唐》中的出場率不是很高,但份量還是蠻重的,畢竟她是子陵選擇的終身伴侶。石青璇也是一個仙女似的人物,不過比師妃暄少了那一種修道之人因為宗教而來的束縛,師妃暄就不可以在徐子陵面前撒嬌,不可以毫無顧忌地去愛徐子陵,而石青璇可以。石青璇也是甯靜淡雅的,但她比師妃暄更平易近人一點,因為她還有小兒女的情态,而師妃暄因為是“仙子”,所以一舉一動,一颦一笑都要有仙子的姿态,而不可以像小女孩兒那樣撒嬌,不可以……
此也是我不喜歡師妃暄的原因,慈航靜齋的仙子其實真的快樂嗎?我們不得而知,也許師妃暄是真的把人世看通看透,真的喜歡過方外高人青燈黃卷、木魚佛祖的生活,但也許那隻是一種對人性的壓抑,因為慈航靜齋的身份而不得不放棄對人世間最普通而又最真摯的愛情的追求,師妃暄如此,梵清惠亦如此。
我曾經讀過一篇文章,作者對慈航靜齋的女子報以同情,其實我也不喜歡慈航靜齋,太壓抑了,真得太壓抑了,也許這就是我們這種世俗之人與慈航靜齋中甯靜淡雅、甘于此種生活的仙女們最大的不同吧。
《大唐》中我最喜歡的一個女子是宋玉緻。其實我開始讀《大唐》的時候對玉緻并沒有什麼很深刻的印象,隻是把她當李秀甯、沈落雁、單琬晶等一樣的匆匆過客,我是從看了電視劇之後才喜歡宋玉緻的。我覺得電視劇裡最大的看點就是仲緻戀,雖然與書中寫的完全不一樣,宋玉緻的性格也與書中描寫相差甚遠,但是李倩的活潑可愛,不拘小節,大大咧咧,為了自己的愛人又可以犧牲自己的精神很打動我。雖然我在網上看到有些評論說李倩演不出小姐的感覺,她隻适合演丫鬟,但我卻覺得她演的宋玉緻很可愛,很親切,比李秀甯給人的感覺要好。當然書中宋玉緻的性格還很高貴,畢竟是出身世家大閥的女子嘛,同時她又很有個性,她喜歡寇仲,但是一開始她以為寇仲是因為要得到宋缺的支持才向她提親的時候,她的内心是排斥寇仲的,她不像有些女子,明明知道愛人不愛自己卻還要強求,她如果以為愛人不愛自己就會放手,很灑脫的放手比強求好得多。
當然事實證明玉緻一開始是錯的,寇仲是真的愛她的,不是因為天下,也不是因為宋家的勢力才要娶她,寇仲最後放棄了争天下,一半是為了徐子陵,另一半就是為了宋玉緻!最後,玉緻當然原諒了寇仲,她還接納了楚楚和小陵仲,這樣的胸襟和氣度,這樣的包容和愛心讓宋玉緻這個女子變得很美,很美。
最後,還想說說跋鋒寒,侯希白。
跋鋒寒的外表冷酷,内心又是有情有意,很讓人欣賞,最後他和巴黛兒也有一個很美好的結局。寫到這兒,覺得《大唐》是童話,有一個很完美的結局,每一個人都找到了真愛,像雷九指與青青夫人,查傑與喜兒,任俊與彤彤,雖然是配角,但是黃易也給了他們一個很美的結局。天下在大亂後終歸于大治,李世民沒有辜負天下所托,開創了一個貞觀盛世,人民不用在經受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厄運,天下也不再是生靈塗炭、戰火綿延的修羅地獄。一切像童話一樣美好!
接着寫侯希白,他一向是儒雅潇灑,風流倜傥的,相信很多人喜歡這樣的翩翩佳公子。每次讀到大家稱呼他為“小白”或“小侯”的時候,就感覺他特别可愛。事實上,他确實可以用可愛來稱呼。他雖然是石之軒的徒弟,可是他卻沒有石之軒那樣統一聖門、至乎統一天下的野心。他隻要流連徜徉于群花美女之間,耽溺于畫道詩詞之中,已是幸福不已。其實,人也不過就是欲望多了,追求多了,所以煩惱也多了,以至抛下純真的赤子之心,漸漸地背離原本的自己,其實像小侯這樣,沒有什麼奢望和追求,葆有一顆赤子之心,幸福是唾手可得的,幸福是那麼簡單又是那麼真切。
本來我漏掉了绾绾,但是最後經過再三思量還是打算加上她,畢竟她也是《大唐》中一個比較重要的人物,沒她不行。大概因為她出身魔門的關系吧,我不是很喜歡她,覺得她其實也蠻執著的,為什麼一定要颠覆天下呢?
《大唐》最後的結尾好像是個引子,我也是從網上看到的,知道了绾绾的“女兒”明空其實就是武則天,绾绾最後也還是赢了啊,通過明空終于控制了天下。但是這樣的執著有意義嗎?石之軒最後尚且抛開了執著,立地成佛,有時候對一些事的執著對自己隻是束縛,把自己越捆越勞。像侯希白那樣灑脫不是很幸福嗎?
《大唐》是武俠,從諸多主要人物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俠”字的精義。俠之大者,我認為不是有些武俠小說裡那種簡單的除魔衛道,而是着眼于天下蒼生的幸福,真正為蒼生造福,寇仲、徐子陵、跋鋒寒、侯希白等等都是這樣的俠之大者。一部《大唐》,把“武”融于“俠”,武力隻有在為俠義而存在的時候才更顯其炫目的光芒。《大唐》裡的武學至境,不是那些劍譜、秘籍,而是“井中月”的精神至境,是無招勝有招的天馬行空,武學在黃易的筆下不隻是身體上的突破,其實亦是精神上的不斷突破。精神在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融為一體的時候,才能達到武道至境。其實這頗有些老子“道法自然”的精髓,又深得莊子“逍遙遊”的精神境界。
《大唐》是史詩,隋末至唐初的那段戰火紛纭,生靈塗炭的歲月,通過《大唐》這個載體,像一幅宏偉的畫卷般徐徐展開,像一首浩瀚的長詩般震撼人心。大亂到大治,歲月風雲變幻,滄海桑田,隻有在這個兵荒馬亂,又英雄輩出的大的時代背景下才能托襯出英雄的偉大,同時又隻有如斯偉大的英雄才使那段混合着血和淚的曆史背景更加震撼人心,使大唐盛世更顯彌足珍貴,是時勢造英雄,同時又是英雄造時勢!
《大唐》是散文,最激烈殘酷的戰場與最凄美空靈的愛巢交相輝映,最美的語言寫出戰場上你死我活的相互殘殺,同時寫出人性光輝中最亮麗的愛情奇葩。這邊的打生打死,那邊的溫柔纏綿本是相互對立,格格不入,卻偏又在這格格不入之中盡展人性的醜陋和美麗,生命的脆弱和珍貴。生命何物?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答案。
《大唐》是“心靈雞湯”,讀《大唐》的時候可以很自然地忘掉自己正在經曆的困難和不幸,因為被寇仲和徐子陵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和折服,自己好像也變得充滿鬥志和勇氣。雖然在前進的路上一次次摔倒,烏雲蔽空,荊棘滿路,但是因為有《大唐》裡面的英雄兒女作榜樣,受傷的心靈才得到慰藉,前進的腳步才更加堅定。
《大唐》是童話,因為其中唯美的愛情像投入人心湖的石子,在平靜的湖面激起層層漣漪,讓我們這些找不到愛的人深深感動。心弦被撥動的瞬間,前世今生的恩恩怨怨都湧入心海,打翻了五味瓶,其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現在,我突然後悔自己讀到《大唐》最後的時候太匆匆忙忙,都沒有細細去品味那些充滿哲理的語言和禅機。讀完了《大唐》,仿似結束了一個最美最迷人最引人入勝的夢境,這篇文章是我最後的沉迷和回味。
千言萬語,不能道盡《大唐》萬一,江山如此多嬌,我卻要對這美麗的大唐說再見。
我想在今後很長一段時間内我不會再翻閱《大唐》了,這一别也可能就是永生呢!潇潇暮雨子規啼……
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