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破齊揚名:廉頗于趙惠文王帶趙軍伐齊,長驅深入齊境,攻取陽晉,威震諸侯,而趙國也随之越居六國之首。廉頗班師回朝,拜為上卿,秦國虎視趙國而不敢貿然進攻,正是懾于廉頗的威力。此後,廉頗率軍征戰,守必固,攻必取,幾乎百戰百勝,威震列國。
2、轉戰四方:趙惠文王二十年,廉頗向東攻打齊國,破其一軍。趙惠文王二十三年,廉頗攻魏,陷防陵,安陽城。趙國一度強盛,成為東方諸侯阻擋秦國東進的屏障。公元前269年,秦昭襄王不滿趙惠文王違背盟約,出兵悍然攻趙地阏與。趙将趙奢率兵增援阏與,大破秦軍。不甘失敗的秦王又發兵攻趙地幾,廉頗救幾,再破秦軍。此後強秦長期不敢攻趙。
3、邯鄲之戰:趙國幾臨危急,但在趙國優秀将領的指揮下、趙國士兵的頑強抵抗下及趙國下民的舍身支援下都一一化解。守将為大将軍廉頗、宮衛統領樂乘,而平原君趙勝成為邯鄲之戰實際的最高指揮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