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神秘之地有太多,在中國就有不少。
這些神秘之地一直以來都吸引着很多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像羅布泊的神秘面紗,就一直在沙漠中随風飄揚。
前往神秘的沙漠之中
樓蘭古國就存在于其中,作為絲綢之路上的一顆明珠,關于它的消亡一直都是一個謎。
樓蘭國消失後,在這片原始之地還有人生存嗎?當然還有,他們就是今天的主角,“克裡雅人”。
絲綢之路
克裡雅人生存的村落在哪裡?他們為何能夠在這片原始之地繁衍生息?有何生活習慣?村民們現在的生存情況如何?
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一下,這個位于“死亡之海”神秘之地的村落,為何“最難”抵達。
茫茫的沙漠
位于塔克拉瑪幹腹地的村落這個完全與世隔絕,幾千年來都不曾被記錄的村落就位于“死亡之海”塔克拉瑪幹沙漠的中心位置。
它的名字叫做達裡雅布依,是一個中外考古學家、探險家都向往的地方。
在沙漠,有一條河流自昆侖山主峰北坡順流而下,一路向北滋潤了于田縣的綠洲,一直來到這個神秘村落的北部,這條河流就是克裡雅河。
風景優美的克裡雅河
自1895年,瑞典籍西域探險家斯文·赫定正在塔克拉瑪幹沙漠探險尋寶,我們從他的著作《穿越亞洲》中得知。
在1896年,他沿着克裡雅的老河床一路北上,在發現了喀拉墩和丹丹烏裡克的漢唐遺址後,依然沒有停下腳步。
塔克拉瑪幹沙漠
他想要找到塔克拉瑪幹沙漠的盡頭,當他行進沙漠腹地時,竟然發現這裡有成片的胡楊,成群的野豬和駱駝。
還有一群在這裡生活了千百年的“克裡雅人”。
斯文·赫定将這個古老的村落取名為“通古斯巴孜特”(譯為野豬出沒的地方)。
達裡雅布依此後便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并在此後的一百多年來,都吸引着無數的探險家和考古學家前來考察,但是他們仍舊生活在這裡,同世界隔絕。
沙漠中的胡楊林
直到上世紀50年代,達裡雅布依的存在才被于田縣政府了解到,于是這個古老的村落被編入于田縣的管轄中。
達裡雅布依有“大河沿岸”的意思,這是當地人根據克裡雅河所取的名字。
如今這個原始的村落被稱為“中國第一村”,在這裡生活着将近300戶人家,大約有1300名克裡雅人。
但是每一戶的房屋都很分散,最近的人戶也隔着好幾公裡,所以整個村落的面積達到15000平方公裡。
達裡雅布依村的小屋
關于這個村落的來源,我們至今都沒有得到答案,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從人種、人口、生理、社會考古和遺傳學等方面經過了近百年的考察和研究。
但是他們的血統和成分依然沒有确切的定論,有人認為他們是西藏阿裡古格王朝的後裔,翻過昆侖山才來到這裡。
有人認為他們是古樓蘭人的一支,在樓蘭消亡之前逃亡出來。
消逝的樓蘭古國
如何抵達達裡雅布依這個古老的村落至今都保留着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淳樸民風,吸引着無數的探險家前來探訪。
但是要深入塔克拉瑪幹沙漠的腹地200多公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至今我們也沒有在地圖上找到任何關于村落的蹤迹。
想要去達裡雅布依村,必須穿越沙漠
于是達裡雅布依就成為了中國“最難”抵達的村落,如果想要到達這裡,隻能從于田縣出發,順着克裡雅河的西岸向北出發,河流的末尾也就是達裡雅布依的位置。
在塔克拉瑪幹沙漠穿行十分考驗司機的技術,駛離于田縣的荒漠公路大約90公裡之後,就隻能在大漠中行進了。
在沙漠中駕駛,十分考驗駕駛技術
在沿途可以看到克裡雅河兩岸蔥郁的胡楊和紅柳叢,這或許是沿途唯一的樂趣,也是唯一能夠指引方向的存在。
否則在沙漠的風沙之下,車輛駛過之後,車轱辘會迅速被掩埋,而且整個路途并不是一片平坦的沙地。
而是起伏高達40-50米的沙丘,如果不是熟悉這條河流沿岸的路程,恐怕不知要在這裡迷失多少次。
車轍印記很快就會被黃沙掩蓋
而且在沙漠中行駛,即便是越野車的速度也很慢。要是這裡有一隻蝸牛,或許都能比比誰先到達裡雅布依。
整個沙漠中的路程130公裡,但是卻需要花費5個多小時才能到達。
在達裡雅布依的生活克裡雅人一直在這裡過着與世無争的生活,在這裡生活着一些羊群,村民們喝水隻能去水井中打水,但是一般打上來的水有一半都是泥沙。
居住在達裡雅布依村的克裡雅人
克裡雅人的生活十分簡單,他們的房子完全隻能就地取材,這裡最多的就是胡楊、紅柳和蘆葦。
于是他們就将胡楊木做成籬笆,用胡楊樹幹、紅柳枝和蘆葦排紮在一起,壘成房屋的形狀之後就去河中取來淤泥糊上。
以此來抵擋一部分風沙,這就是他們的“芭子房”。
克裡雅人的房屋
在房屋裡他們會留出大約一平方米的火塘,在上面做飯和燒水。
在克裡雅人的眼中,火種就是生命,如果火熄滅了,那麼沙漠就會成為一片死地。
所以火塘中的火幾乎不會熄滅,據了解,一些人戶中的火種已經保留了400多年。
克裡雅人的生活幾乎完全依賴胡楊,但是這裡的胡楊仍舊生長得很好。
因為他們從來不會砍伐胡楊的主幹,為的就是讓它能夠永久地留存,延續它的生命。
如今的達裡雅布依村
克裡雅人的食物克裡雅人的主食,是一種叫做“庫麥琪”(沙餅)的面食,它的制作方式很簡單。
先是要在沙地裡挖出一個窯爐,然後将面和好,但是一般沒有加入酵母,然後将面團根據窯爐的大小做成餅狀,在裡面烤上半個小時左右,就可以吃了。
克裡雅人的傳統美食庫麥琪
如果是在火塘裡,都不需要窯爐,因為火塘下面的沙子已經被烤得很熱了,隻需要将面餅放在幹淨的沙子上,再蓋上一層沙子,差不多的時間也能烤熟。
餅的大小也可以根據人數來确定,在克裡雅人過節的時候,做出來的餅幾乎可以和一個圓桌相當。
現在生活逐漸改善後,還可以往面餅中加肉。
肉餡的庫麥琪
達裡雅布依新村雖然在上世紀50年代,于田縣政府已經得知了達裡雅布依的存在,但是後來又經過一段時期的亂象,導緻克裡雅人再次被遺忘。
直到上世紀80年代,石油隊才重新發現了達裡雅布依,于是才設立達裡雅布依鄉。
随着河水減少,綠洲的範圍也逐漸萎縮,克裡雅人面臨着生存的困難。
達裡雅布依村的房屋
2016年後,達裡雅布依新村才正式修建起來,就位于距離于田縣91公裡的地方。
如今的新村有整齊的磚瓦房,在這裡克裡雅人可以過着現代人的生活。
到2017年,已經有200多戶人家搬遷到新村,如今守在老村的大部分都是老人。
新修的達裡雅布依村
他們依然守在這片祥和之地,在河灘牧羊,在夜間觀星,他們仍然在這裡過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但是越來越多的人發現這個村落的存在,這些遊客和探險家驅車前往打破了原本的甯靜。
在這裡點着篝火跳舞,原本收音機裡放着的維吾爾音樂被現代流行歌曲掩蓋,隻為慶祝他們穿越沙漠的成功,卻不曾看到克裡雅人淡漠的神情。
甯靜祥和的達裡雅布依村
在克裡雅人與現代文明交融的30多年時間裡,他們仍舊保持着原本的生活狀态,幾乎沒有被現代文明侵蝕。
即便是當地的年輕人,他們也隻将摩托車當做駱駝的代步工具。
克裡雅人和他們的駱駝
這個沙漠中的孤島,承載着自漢代以來“絲綢之路”綿延下來的遺迹,它見證過曆史的輝煌,也經曆過幾個世紀的孤獨。
雖然他們擁有現代先進的工具,但是用來驅趕野獸的仍舊是最原始的火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