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華經典格言

中華經典格言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25 00:25:26

  1、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小人之事上也,必谄以媚,其待下也,必傲以忽。

  2、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禍,不自滿者受益,不自是者博聞。

  3、善言古者必有節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證于人。

  4、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

  6、凡陽必剛,剛則明,明則易知;凡陰必柔,柔則暗,暗則難測。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8、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9、事有機緣,不先不後,剛剛湊巧;命若蹭蹬,走來走去,步步踏空。

  1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11、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12、失足,你可能馬上複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13、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4、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

  1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德惟賢能服于人。

  16、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17、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1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9、愛親者,不敢惡于人;敬親者,不敢慢于人。

  20、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1、事不可做盡,言不可道盡,勢不可依盡,福不可享盡。

  22、誠信是面鏡子,時刻照射着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23、濃抹豔妝,過則畫蛇添足;淡抹樸素,實似畫龍點睛。

  24、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

  25、稚子之心,美在無邪;少女之心,美在無瑕;志士之心,美在無私;壯士之心,美在無畏。

  26、誠信就像人身上不可缺的鈣,沒鈣的還能算作人嗎?

  27、誠實守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花朵。

  28、老骥伏枥,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29、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

  30、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

  31、安莫安于知足,危莫危于多言。貴莫貴于無求,賤莫賤于多欲。樂莫樂于好善,苦莫苦于多貪。

  32、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33、丈夫之高華,隻在于功名氣節;鄙夫之炫耀,但求諸服飾起居。

  34、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先後相随。

  35、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6、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37、崇尚誠信,華夏春風暖;推行法治,神州正氣揚。

  38、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39、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

  40、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

  41、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42、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43、經常用誠信的尺子丈量自己,堅持以誠信的言行對待别人。

  44、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45、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46、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

  4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

  48、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後靠山就是真誠。

  49、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50、士志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51、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52、要足何時足,知足便足;求閑不得閑,偷閑即閑。

  53、有功夫讀書,謂之福;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有著述行世,謂之福;有真知卓見,謂之福;無事非到耳,謂之福;無疾病纏身,謂之福;無塵俗櫻心,謂之福;無兵兇荒歉,謂之福。

  54、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55、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

  56、熱鬧華榮之境,一過辄生凄涼;清真冷淡之為,曆久愈有意味。

  5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58、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59、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

  6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61、道雖迩,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62、行欲徐而穩,立欲定而恭,坐欲端而正,聲欲低而和。

  63、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6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65、良藥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6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7、貧賤時,眼中不著富貴,他日得志必不驕;富貴時,意中不忘貧賤,一旦退休必不怨。

  68、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69、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随。行成于思,毀于随。

  70、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71、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72、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73、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

  7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75、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76、千丈之堤,以蝼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77、君子固當近,然亦不可曲為附和;小人固當遠,然斷不可顯為仇敵。

  78、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79、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80、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81、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8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8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84、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85、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86、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87、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88、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

  89、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