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廢舊汽車動力電池拆解工序複雜且具有安全隐患,由于國内動力電池在尺寸及結構規範尚沒有統一的可依據的法規,現在國内各電池廠家屬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電池系統設計完全不同使得無法采用同一套拆解流水線适合所有的電池包和模組,導緻電池拆解時極為不便。如果要進行自動化拆解,那面對現在大小不一,形狀不一的電池包及模組,需要對生産線的靈活性有很高的要求,從而導緻處置成本過高。現國内基本都是靠人工拆解,工人的技能水平直接影響着電池回收過程效率,同時由于電池包本身具有高能量,可能會發生短路、漏液等各種安全問題,進而可能造成起火或爆炸,導緻人員傷亡和财産損失。因此,需要企業仔細研究電池包拆解過程中安全及效率的問題。
2、産品一緻性差且剩餘壽命及電池狀态無法系統評估,廢舊汽車動力電池在重新進行梯次利用時必須經過品質檢測,将電芯分選分級,包括安全性評估、循環壽命測試等,将電芯分選分級,再重組後才可以被再利用。但是如果動力蓄電池在服役期間沒有完整的數據記錄,再利用過程進行電池壽命預測時,準确度可能會下降,電池的一緻性無法保障,同時測試設備、測試費用、測試時間、分析建模等成本都會增加。由于不同電池的内阻特性、電化學特性、熱特性相同,電池的不一緻性和可靠性可能也無法保證,如果一些存在問題的電池在篩選過程中沒有被檢驗出來,而再次被使用,會增加其他整個電池系統的安全風險。所以,如何做到快速無損準确的檢測,是該種情況下梯級利用的關鍵所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