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第二章達标檢測
一、選擇題(每小題隻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空氣中體積分數最大的氣體是( )
A.稀有氣體 B.二氧化碳 C.氧氣 D.氮氣
2.每100 g黑木耳中含鐵185 mg,是常見天然食品中最高的,這裡的“鐵”應理解為( )
A.分子 B.原子 C.離子 D.元素
3.臭氧(O3)主要分布在距離地面10~25 km的高空,能吸收大部分紫外線,保護地球生物。它屬于( )
A.非金屬單質 B.金屬單質 C.化合物 D.混合物
4.分類是學習化學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質屬于氧化物的是( )
A.O2 B.H2O C.KCl D.H2SO4
5.下列物質的性質,屬于化學性質的是( )
A.氣味 B.狀态 C.揮發性 D.可燃性
6.空氣淨化問題正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各組中成分均屬于空氣污染物的一組是( )
A、SO2 CO NO2 B、CO2 HCl N2
C.CH4 CO2 H2 D、SO2 N2 O2
7.硒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硒屬于金屬元素
B.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 g
C.硒原子的核電荷數為34
D.硒原子的核外有6個電子
8.下列各圖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則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9.表中所列事實與相應的解釋不相符的是( )
選項 |
事實 |
解釋 |
A |
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後的溶液體積小于100 mL |
分子間有間隔 |
B |
變癟的乒乓球放入熱水中能鼓起來 |
分子大小随溫度改變而改變 |
C |
稀有氣體的性質穩定 |
其原子已達到相對穩定結構 |
D |
氧氣(O2)和臭氧(O3)性質不同 |
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
10.下列說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氯化鈉、銅都是由分子構成的
B.裝空氣的注射器容易被壓縮是因為氣體分子間間隔較大
C.H2O和H2O2的化學性質有差異,是因為構成物質的分子不同
D.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1.李濤同學撰寫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闡述了以下觀點,你認為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可以轉化為離子 B.原子是最小的微觀粒子
C.有些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 D.原子可以結合成分子
12.推理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為8(氦除外),因此最外層電子數是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氣體元素的原子
B.單質是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則由一種元素組成的物質一定是單質
C.分子、原子都是不帶電的微粒,則不帶電的微粒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D.氧氣和水都是由分子構成的,但并不是所有物質都由分子構成
二、填空與簡答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
13.按要求寫出下列符号或符号表示的意義。
(1)2Mg2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O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個氮原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地殼中含量最高的金屬元素_____;(6)相對原子質量最小的元素________。
14.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要保護空氣,防止空氣污染。請回答:
(1)在物質分類中空氣屬于____________(填“純淨物”或“混合物”)。
(2) 下列物質中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有________(填選項字母)。
A.二氧化碳 B.可吸入顆粒物 C.一氧化碳 D.稀有氣體
15.用微粒的觀點回答下列問題:
(1)保持水的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____________。
(2)水是由_________________組成的,是由_________ 構成的。
(3)水通電分解過程中,不變的微粒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濕抹布擦過的桌面,一段時間後變幹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5)一定質量的水蒸氣冷凝成水時,其體積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16.如圖中A、B、C、D分别是四種粒子的示意圖,請回答:
(1)以上四種粒子,A和C屬于________(填“金屬”或“非金屬”)元素。
(2)A、B、C、D四種粒子中屬于同種元素的是______(填字母)。
(3)B在化學反應中易________(填“得到”或“失去”)電子。
(4)A的離子符号為________。 (5)畫出C離子的結構示意圖________。
三、實驗探究題
17.某學校科學興趣小組同學按照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做“測定空氣中氧氣體積分數”的實驗(如圖1所示)。小亮所在的小組測出的氧氣體積分數大于五分之一,對此,小亮想弄清造成誤差的原因,于是與小組同學相互合作一起完成如下探究:
(1)提出問題:造成誤差的原因是什麼?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
(2)小亮的猜想:猜想一:可能是實驗過程中止水夾沒有夾緊,導緻紅磷燃燒時空氣從導管逸出。
猜想二:可能沒等裝置冷卻就打開止水夾,過早打開使水進入過多。
猜想三:可能是點燃紅磷後插入得太慢,塞緊瓶塞之前,空氣受熱膨脹逸出。
同組的其他同學認為小亮的猜想二一定是錯誤的,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
(3)經小組實驗後,發現猜想一和猜想三都是正确的,都會使測得結果偏大。該實驗裝置可能發生氣體洩漏而造成誤差,那應該如何改進課本上的實驗裝置呢?在老師的指導下,小亮與組内同學對課本中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如圖2的改進,與課本上的實驗裝置相比較,該裝置的一個優點是_____________。
(4)改進後的實驗結束後瓶中剩餘的氣體主要是________,本實驗同時證明了該氣體具有的性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計算題
18.已知一個碳-12原子的質量為1.993×10-26 kg,某原子的質量是9.288×10-26 kg。試計算出該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計算結果保留整數)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