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在使用産品的過程中,往往會有一些人性化的小設計深得消費者的青睐,有些小細節我們能夠注意到,而有的則被我們忽略了。本文作者就通過悉心的觀察,總結出了12個能夠提升産品體驗的小細節,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讓自己的産品在保證基本的可用性和易用性的同時,還能讓界面看起來柔和、更富有親和力?
一個産品能留住用戶的雖然是内容本身的質量與吸引力,但一個小小的細節卻能夠阻止用戶的流失,成為内容轉化的最後一道防線,讓人眼前一亮,值得借鑒。
一、「産品經理」為拇指區域設計1. 産品體驗
1)更高的頭部設計區域,标題欄的區域放大,主要操作向拇指區域靠近;
2)部分功能将導航及重要操作放在屏幕底部,讓用戶更易于接近目标,操作更便捷。
2. 設計思考
大屏幕尺寸已經是趨勢,屏幕大意味着内容可以更大限度地得到展示。
産品經理APP将頭部區域設計的更高以及部分功能和導航置于界面底部的方式有效的解決的用戶單手操作大屏幕手機操作的難點,更易于操作,提升便捷性。
更有效的防止用戶因操作困難而導緻手機滑落(碎屏),增加安全系數。
根據費茨定律,任意一點移動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要的時間,與目标距離相關,盡可能縮短操作所相關按鈕的間距。
産品經理APP縮短了手指與操作按鈕之間的距離,節約用戶操作時間成本,提升了用戶體驗。
二、「騰訊動漫」趣味的icon動效
1. 産品體驗
1)個人中心的性别切換以重量級的功能展示在一級頁面,點擊切換男女圖标,以動畫的效果過渡切換;
2)性别切換的同時,根據不同性别,首頁的推薦内容也随之更換。
2. 設計思考
性别icon通過動态的方式切換, 動态比靜态更加吸引眼球,增加視覺關注度,因此在切換時具有更強的視覺沖擊力。 在過渡的時間差中,也體現了趣味化的表達。
首頁承擔了産品最核心的功能,決定了産品的屬性和基調。
在切換性别後,根據産品的定位及不同性别用戶的心理特征推薦不同的内容, 以方便用戶快速進入對應的需求模塊,針對不同的用戶給與不同的體驗, 提高效率、用戶粘性及活躍度,強化了産品在用戶心中的認知度。
三、「網易雲音樂」俘獲人心的心動模式
1. 産品體驗
在我喜歡的音樂模塊,開啟心動模式激活此功能,播放即為心動模式,或者從其他入口進入播放頁面,點擊左下角的播放模式圖标,系統會優先播放您最近一次添加的歌曲,播放順序變為心動模式。
心動模式是系統根據算法自動匹配同類型的歌曲作為下一曲播放,按照此種方式來回穿插。
2. 設計思考
要想在龐大的曲庫中遇到一首符合自己心意的歌實在太憑運氣,這種“老歌 新歌”的心動模式,相較完全陌生的歌單推薦更能減少用戶對接受新歌的抵觸情緒。
讓用戶在聽到自己收藏歌曲的同時,還能發現更多喜歡的歌曲,充分迎合了用戶想要聽到的精彩、跳過因沒有目标而在歌曲列表來回翻看的無聊動機,十分友好貼心,提前表達了用戶可能出現的想法,提升用戶的體驗好感度。
四、「支付寶」聊天框貼心的數字轉賬提醒
1. 産品體驗
1)支付寶在好友對話文本框輸入純數字信息時,文本框上方會出現轉賬提示,5秒後自動消失,點擊提示即可跳轉至轉賬頁面并自動帶入之前輸入的轉賬金額,按流程可完成轉賬操作;
2)當文本框輸入的數字超過5位數時,轉賬提示自動消失,絲毫不影響用戶的對話内容信息。
2. 設計思考
相信很多人都經曆過,使用微信或支付寶轉賬時,用發信息的方式給對方發過去幾個數字,此時對方一定是滿臉黑人問号。
如果及時發現,還可以撤回并使用轉賬功能操作完成;但自己在很忙的情況下,數字發過去就放下手機繼續忙自己的。等你發現的時候,對方可能都已經不需要了(嚴重的話就把你拉黑了)。
支付寶在輸入純數字增加的轉賬提示,對于需要轉賬而操作方式失誤的用戶來說,可謂是非常的貼心,降低了出錯的概率,避免失誤後引起尴尬。
五、「抖音」便捷的登錄方式
1. 産品體驗
1)進入登錄界面,系統檢測到數據流量打開時,可通過手機号運營商認證服務一鍵完成登錄;
2)通過說明告知用戶登錄即表示同意《用戶協議》,無需點擊;
3)其他登錄方式默認隐藏,點擊“以其他賬号登錄”才顯示所有登錄方式。
2. 設計思考
對于一個産品的主流用戶人群,大部分都是用手機号作為最基本的賬号使用,抖音登錄通過運營商認證服務一鍵完成登錄,應該是目前最簡潔最快速的登錄流程,也間接推動着用戶注冊的轉化率。
用戶登錄即表示同意用戶協議,這種做法可減少用戶勾選同意的流程步驟,提升完成率。
将其他登錄方式隐藏,使一鍵登錄内容更加聚焦,避免多個内容擠在一個頁面,導緻頁面的可操控性差,容易誤操作造成的登錄流程失敗。
面對時間的壓力、錯誤的風險和後果,要視情況而定提供簡單的操作體驗。
六、「微信」“拍一拍”用溫度、腦洞交流
1. 産品體驗
1)微信在好友聊天框,雙擊對方頭像,對方頭像會出現抖動和拍一拍和“你拍了拍Ta”的文字提示;
2)通過個人信息設置拍一拍,可以設置各種腦洞、惡搞、套路…(需更新到iOSV7.0.14版本)
2. 設計思考
在以前我們玩QQ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抖一抖」來提醒對方回複消息,或者無聊的時候挨個的找好友「抖一抖」,沒準就抖出了愛情的火花。
微信最近新增的「拍一拍」功能,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拍一拍」從上線的開始,很多群聊裡面基本都是拍一拍在刷屏,那麼拍一拍到底存在什麼意義呢?
“拍一拍”這個功能,可以彌補非語言線索的缺失,是一種動作上的“情感補償”,可以提高傳播主體之間的親密度。
同時模拟了線下的身體形态,再現了真實生活中的一些場景。比如,你遇到不開心的事情的時候,别人想要安慰你卻不知道怎麼開口,拍一拍你的肩膀。
1)“拍一拍”起了弱提醒的作用,引起對方注意
微信官方把“拍一拍”翻譯成“nudge”,是輕輕推一下别人的意思。這和之前QQ的“抖一抖”類似,起到确認對方是否在線,以及引起對方注意的作用。
在群聊天中使用“拍一拍”功能,提醒的沒有“@”那麼明顯,很容易被忽略。
但是在私聊過程中,“拍一拍”的動作會把聊天框置頂出來,可以在對方不回消息或者想回避對話的時候,起到一個溫柔的提醒作用。
2)緩解社交恐懼者的恐懼與緊張感
對于微信裡剛認識的人,有社交恐懼心理的人可能會害怕在群聊中被人注意而避免主動發言。
“拍一拍”功能為害怕主動發言的人 提供了新思路,可以緩解個體在社交媒體上與他人溝通與交流時的恐懼與緊張感。
因為“拍一拍”的提醒方式不那麼明顯,除了聊天界面中的文字記錄,沒有其他任何形式的提醒,手機不會推送信息,也沒有任何形式的提醒,也不會震動。
這就避免了傳統的“@”和“在嗎”的尴尬,可以自然親切建立起社交的弱關系。
(來源知乎:鲨魚也搞電商)
你們以為這樣就完了嗎?這不過才剛剛開始。
我的<個人中心<設置拍一拍,通過「拍一拍」後綴,新的玩法解鎖了各種腦洞、惡搞、套路等。有人直呼,我上班玩了2個小時。
微信「拍一拍」功能無疑在用戶的交流互動中增添了更多的樂趣,讓産品變的活潑可愛,給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作為社交産品,這種方式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頻率和粘性。
七、「騰訊視頻」個性化的明星裝扮主題
1. 産品體驗
進入騰訊視頻個人中心, 選擇視頻功能裡的明星裝扮,即可設置自己心儀的明星主題皮膚。
設置完成後,Tab标簽欄激活狀态圖标、播放加載動畫、刷新…變成相應的明星主題形象。
2.設計思考
這種全方位的明主題裝扮在體驗時更加沉浸,不僅僅是視覺表面上的改變,更讓情感化的設計細節為産品增添了溫度,讓人驚喜。對于追星族的你,是不是感覺跟他/她的距離又近了一步。
當然,任何人和任何事物都有人喜歡、有人不喜歡,對于騰訊視頻海量的裝扮庫,總有一款适合你。
我們可以選擇一部電影、電視劇、綜藝等,對于追星、追劇的用戶來說,在不經意間就給了我們意外的驚喜和适當的提醒,為我們再次使用該産品埋下了伏筆。
八、「美團」利用簽到功能促成用戶轉化
1. 産品體驗
1)美團簽到功能以動效圖标的形式懸浮在首頁右下角,頁面上下滑動,半透明樣式微露頭角懸浮右側,不影響浏覽其他内容,停止滑動2秒後還原效果;
2)點擊簽到圖标進入簽到頁面,簽到成功即可獲得一張優惠(現金抵扣)券,并告知連續簽到有更大的紅包;
3)在紅包卡券頁面即可看到簽到領取的優惠券,突出到期時間(超短)。
2. 設計思考
衆所周知,人們對動态事務的感知能力要比靜态強很多。
美團簽到功能利用動态圖标提醒用戶,趣味性的微動效能吸引用戶的眼球,也能引導用戶進行操作,讓簽到入口變的突出而不突兀。
使用“簽到 領紅包”的文案更是利用了用戶占小便宜的心理,大部分都是選擇「讓利」去吸引消費者,這種方式短期内也最有效,增加了用戶的點擊欲望,提升簽到的完成率。
簽到成功,即可獲得一張優惠券(也叫紅包),告知用戶連續簽到可獲得更大的紅包。
根據大部分用戶的一種貪婪心理,大多會抱着試一試的想法, 即使得到概率小,用戶也會去嘗試,就算最終沒有領到大紅包,也不會付出任何代價,無形中留住了用戶,也為後面的消費轉化做了鋪墊。
進入紅包卡券,即可看到剛才簽到領取的優惠券。優惠券以突出到期時間(超短)為誘餌, 對時間的限制能傳遞給用戶一種緊迫感,暗示他們盡快購買, 鼓動了用戶内心貪婪的欲望。
還有「喜歡走捷徑」的弱點,同時「厭惡失去」,讓用戶傾向于快速地決策來留住一些東西,減少決策時間,達到促銷的目的。
九、「微信」提高轉賬安全的微提示
1. 産品體驗
使用微信給好友轉賬時,金額超過4位數就在數字下方增加單位提示,如:千、萬、十萬。
2. 設計思考
我們在轉賬的時候,多輸入一兩位數字雖然不是常事,但總有大意的時候,如果錯轉給不是特别熟悉的人,對方删了好友,那就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微信轉賬增加的單位提示,看似一個簡單的細節, 卻給用戶帶來了安全保障,降低了操作時的出錯概率,讓用戶有可控制感和安全感,增加産品的驅動力。
這也跟微信一直倡導的“用戶需要在一個積極健康、安全貼心、觸動情感的環境進行社交,并最終導人向善”的宗旨遙相呼應。
十、「餓了麼」天天送紅包-轉化付費用戶
1. 産品體驗
每日首次進入餓了麼,會彈出“驚喜紅包天天領”的彈窗,點擊對應紅包的“去使用”按鈕即可進入對應的商品/店鋪列表,達到條件(如:商品類型、滿減)直接作為現金抵扣使用。
2. 設計思考
餓了麼使用發放紅包的形式,通過利益刺激手段,吸引用戶繼續完成對内容/商品的消費,以此降低用戶流失。
根據用戶占小便宜的心理特征,紅包的金額數值越高,就越能引起用戶的注意力和購買欲望。無論是有目标性的消費,還是無目标性的購物,除去那些特别有錢的土豪之外,紅包金額越大,對用戶的吸引力就越大。
對于用戶每日首次進入會有「驚喜紅包天天領」的利益引誘,以此将無目标的用戶變成有目标的用戶,向「付費用戶」轉移。
十一、「快手」取消點贊-模拟真人心理的視覺語言
1. 産品體驗
在快手APP看到自己喜歡的小視頻,可點擊左上角的心形圖标點贊,「取消點贊」圖标以動畫形式從裂開到破碎。
2. 設計思考
在現實生活中,應該都有過這樣的感受,當我們喜歡一個人或一件事物時,得知不可獲得或者被拒絕,就有一種心碎的感覺。
快手小視頻「取消點贊」的心碎圖标很好的诠釋了這一點,貼近用戶的真實環境,遵循現實世界的約定,使信息以自然且合乎邏輯的出現,建立同理心。
通過情感化的表達傳遞給用戶,博得同情心,降低「取消點贊」操作的概率,也會在下次「取消點贊」操作之前慎重考慮。
這時候可能有人會問,再多的點贊量都隻是給創作者的,與快手平台有什麼關系呢?
其實不然,用戶點贊是對創作者的一種認可和支持,以鼓勵作者創作出更加優質的作品,而優質的作品能吸引更多的用戶,龐大的用戶群體又會吸引成就一批更加優秀的創作者,從而造成良性循環,平台也會成為最大的赢家。
十二、「滴滴出行」運用經典交互四策略-合理删除
1. 産品體驗
使用滴滴出行呼叫快車,用戶确認後,在呼叫司機時,系統自動删除了導航欄和其他控件,頁面内的視覺都聚焦在下方的區域内。
2. 設計思考
用戶在等待系統呼叫時,屬于事件明确階段,不太需要導航欄的指引或者提醒用戶當前所在的位置,也極少的可能在當前狀态時去進行其他的操作。系統删除了導航标題和内容控件,避免了因其他内容造成的好奇心而取消當前的訂單,同時也達到了降噪的目的。
雖然删除了導航欄,但根據「費茨定律」,就算用戶誤操作或者要返回,也能便捷地撤銷正在等待的訂單,這比常規的使用導航欄承載返回按鈕合理了許多。
在這裡,用戶無法直接返回上一級界面,需要先取消訂單操作,利用逆向菲茨定律以延長用戶在當前頁面的時間或對用戶的下一步操作發出警示,讓用戶思考是否要進行下一步操作。
任何一個需要去思考的界面,都有可能讓用戶放棄當前的想法,使之繼續完成當前出行訂單的等待階段。待司機成功接單後,會繼續降低用戶取消訂單的概率,以指引用戶最終完成訂單的操作流程。
本文由 @大漠飛鷹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