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創作挑戰賽#
知乎上有個問題:“談戀愛到什麼時候,就該及時止損了”?
在這個問題下面,有6000多個網友參與讨論。
高贊作者@泉溪說了這樣一句話:
“當你發現在這段愛情裡,不僅沒有變好,反而變得歇斯底裡,焦慮憂郁;變得悲觀,不自信,一身戾氣。”
的确,談戀愛跟婚姻是不同的。
當我們在戀愛中遇到了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放棄”。
尤其是當你已經努力過,卻沒有獲得你想要的結果,就加劇了你放棄對方的念頭。
而婚姻不是這樣。
即使瀕臨破碎了的婚姻,也會被人悉心呵護,努力彌補。
因為在戀愛中,我們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在婚姻裡,我們的選擇權減少了。
跟對方在一起,有哪些感覺就該放棄了?
-01
始終感受不到愛:“情感忽視”
愛情的三要素是:激情,親密,承諾。
這些要素必須同時具備,才能說你們是彼此相愛的。
那麼愛情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愛情是尊重,是包容,是理解,是接納,更是付出。
對方愛你的時候,你能夠在對方身上感受到以上所有的表現。
但如果對方不愛你了,你隻感覺到自己“被忽視”。
什麼是“情感忽視”?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
可以理解為:
長時間被伴侶忽略,冷暴力,對方始終無法你的情感和情緒需求。
1、你很孤獨,因為對方很少願意聽你傾訴。
即使跟對方生活在一起,你的内心也是深刻的孤獨。
每次你跟對方聊天,想要向他傾訴的時候,他都表現得很敷衍,很冷漠。
他甯可跟别人聊天,跟别人打遊戲,也不想跟你溝通。
你的快樂,難過,痛苦,他全都不在意。
2、每次你想要跟他溝通,都被他刻意忽視。
3、你在對方身上感受不到任何自我價值,你的情緒、耐心與愛意,被他消耗光了。
這些瞬間,都是被情感忽視的表現和後果。
感受不到愛的戀愛模式,在一起也隻是痛苦。
至少對于“更愛”的那個人來說,就是如此。
-02
戀愛的“供需關系失衡”
舉個例子:
在這段感情裡,你付出的遠遠超過對方在你身上付出的。
無論時間,金錢,精力還是感情,都是你付出更多。
開始的時候,因為愛他,你願意接受這一切。
可當你們确定了戀愛關系,他為你付出的依舊不多。
這就會帶給你一種“挫敗感”。
你會想:“憑什麼都是我一個人付出?”
“既然你不願意為我付出,那為什麼要跟我在一起呢?”
這種落差,就是戀愛中的供需關系失衡了。
我們常說,愛情的天平一定要穩定,感情才能平穩走下去。
無論天平朝着誰傾斜,對感情來說都是不好的現象。
好的關系,一定是雙向奔赴,雙向付出。
我不奢求你為我付出多少,我希望在我為你付出的時候,你能及時回應我。
當愛情在彼此心目中占據的比重不同,也就意味着兩個人的感情必然會出現問題,開始走下坡路。
比如說:
愛情對于你而言,占據了你生命三分之二的重量。
但愛情在對方心中,隻占據了三分之一的分量。
你特别在意愛情,可對方隻想搞事業。
你想要他完全屬于你,完全愛你,但他做不到。
當你們倆的戀愛觀産生明顯的差異時,你就應該停下來思考一番,是放棄還是繼續?
-03
當你意識到這并不是愛,而是你的依賴
有些人根本就不懂愛與依賴的區别。
什麼是愛?
愛情是一種感覺,更是一種能力。
彼此相愛時,你們都不遺餘力地為對方付出,哪怕是犧牲一些珍貴的東西也在所不惜。
因為真正的愛情,一定伴随着付出。
什麼是依賴?
你過度依賴對方,過度侵入對方的生活,跟對方在一起後,你發現自己好像喪失了獨立生活的能力。
精神無法獨立,生活無法獨立,跟他在一起,讓你變成了“戀愛腦”。
這并不是好的信号。
一旦你将自己的生活全都賭在對方身上,那你輸掉的幾率會很大。
愛情是情感上有個寄托,但絕不是依附對方;
愛情是相對占有,絕對自由,絕不是過度依賴。
如果你總是過度依賴對方,時間久了你就變成了“戀愛腦”。
失去自己的生活,放棄事業,放棄朋友圈子。
這樣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一個缺乏安全感的人,遇到任何感情,都恨不得立刻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傾注在對方身上。
殊不知,這種“救命稻草一般的愛情”,隻會讓對方感受到莫大的壓力。
心理學上有個概念,叫“鳄魚理論”。
一個人被鳄魚咬住了腿,他越是掙紮,鳄魚咬得就越兇。
而最好的脫困的辦法,就是果斷舍棄那條被鳄魚咬住的腿,隻有這樣才能保全自己。
這就告訴我們: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勉強自己堅持下去,隻會帶給你更多的損失和傷害。
察覺到感情出現問題,你會堅持還是放棄?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