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全國愛耳日簡介

全國愛耳日簡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4 10:21:50

  1、為了降低耳聾發生率,控制新生聾兒數量的增長,預防工作尤為重要。1999年,衛生部頒布了《常用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規範》,加大了對耳毒性藥物臨床使用中的規範化管理力度。中國有聽力語言殘疾人為殘疾人總數的首位。針對大陸耳聾發生率高、數量多、危害大,預防工作薄弱的現實,衛生部、教育部、民政部、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中國老齡協會、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等10部委局共同确定:每年的3月3日為“全國愛耳日”(Ear Care Day)。

  2、2015年3月3日,是第十六個全國“愛耳日”,也是國際愛耳日。主題為 “安全用耳,保護聽力”。外出一定要給它們“穿上”保暖外衣,可以戴上耳包,或用寬大的帽子、圍巾遮住耳朵。耳朵是我們聆聽世界的窗口,平時您注意愛耳保護。

  3、曆史背景:從國務院組織的第一次全國殘疾人抽樣調查中可以看到,0~14歲聽力言語殘疾兒童緻殘的原因和所占的比例是:原因不詳的占27.79%,中耳炎占17.47%,高燒疾病12.97%,藥物中毒11.92%;家庭遺傳9.08%,發育畸形6.95%,妊娠期疾病2.8%;地方病、産鉗外傷、噪音等均不到1%。前四項占70%以上。近30%的家長說不清孩子緻聽力殘疾的原因,也就是說家長對于孕期或嬰兒期緻聾原因不了解,對于可能使胎兒或嬰兒緻聾的因素不能排除。

  4、我國有聽力語言障礙的殘疾人2057萬,其中7歲以下聾兒可達80萬,老年性聾949萬;由于藥物、遺傳、感染、疾病、環境噪聲污染、意外事故等原因,每年約新生聾兒3萬餘名。聽力的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一群體的生活、學習和社會交往。為有效開展聾兒康複和預防工作,1988年,聾兒康複工作作為一項搶救性工程列入國家計劃,系統實施。全國共有聾兒康複機構1422個,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國聾兒康複研究中心為技術資源中心,以省聾兒康複中心為龍頭,以市級語訓部為骨幹,以基層聾兒語訓班(點)為基礎,社區家庭為依托的聾兒康複工作體系,截止1998年底,全國已訓練7歲以下聾兒11.2萬名,其中15.73%進入普通小學和幼兒園,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5、節日由來:聽力與語言是人類相互交流和認識世界的重要手段,然而,耳病和聽力障礙的陰霾卻襲擾着人類。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全世界有輕度聽力損失者近6億,中度以上的聽力損失者2.5億。我國有聽力障礙殘疾人2057萬,居各類殘疾之首,占全國人口的16.79‰,其中七歲以下聾幼兒可達80萬,每年還将新産生聾兒3萬餘名。老年性耳聾有的949萬,随着人口壽命增長和老齡化,老年性耳聾的人數不斷增加。聽力障礙嚴重影響着這些人的社會交往和個人生活質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