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标
知識目标
1.理解、積累“沉靜、無精打采、異想天開、徑自”等詞語。
2.了解契诃夫的小說創作及本文的寫作背景、人物形象及小說主題。
能力目标
1.理解小說的故事情節。
2.體會語言描寫、細節描寫等在小說中的作用,領會小說的諷刺藝術。
德育目标
認識沙皇專制統治的腐朽黑暗,培養學生做人正直、表裡如一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小說用個性化人物語言刻畫奧楚蔑洛夫欺下媚上、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征。
理解奧楚蔑洛夫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社會意義。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設計
同學們,說起人們眼下追求的個性寵物——蜥蜴,很多人的感覺是醜陋、可怕的,是蜥蜴中的一種叫變色龍的,它會随着環境顔色的改變而改變皮膚顔色。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契诃夫1884年創作的一篇諷刺小說就叫《變色龍》,其中的奧楚蔑洛夫警官也有善變的技能。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小說,去了解那裡發生的故事。(闆書文題、作者)
二、資料助讀 投影
契诃夫(1860~1904),是十九世紀末具有世界聲譽的俄國短篇小說大師,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戲劇革新家。出生于小市民家庭,靠當家庭教師讀完中學。1879年入莫斯科大學學醫,1884年畢業後在當醫生之餘從事文學創作。在行醫過程中,他擴大了眼界,豐富了知識,積累了創作素材。他的早期創作諷刺和揭露了俄國社會官場人物媚上欺下的醜惡面目,寫得諧趣橫生,發人深思。八十年代中期,他創作了既幽默又富于悲劇性的短篇小說,反映了社會底層人民的被侮辱被損害的不幸生活,具有深刻的思想意義。八十年代下半期,随着社會階級鬥争的日益尖銳,他的創作視野逐漸寬闊,題材愈加豐富,批判性也随之加強。1890年。他到庫頁島旅行,進一步了解了沙皇專制政治的罪惡。1892年後定居莫斯科鄉下,從事戲劇創作。契诃夫一生寫了大量的中、短篇小說,其中名篇有《變色龍》《苦惱》《萬卡》《第六病室》《裝在套子裡的人》《新娘》等。劇本有《海鷗》《萬尼亞舅舅》《三姊妹》《櫻桃園》等。
三、誦讀,整體感知文意
1.學生聽讀課文錄音,初步感知文意。
(1)疏解下列字詞。 投影:
沉靜:文中指環境寂靜。
無精打采:形容不高興,不振作。
魁梧(kuí wú):(身體)強壯高大。
異想天開:形容想法離奇,不切實際。
荒唐(huāng táng):①(思想、言行)錯誤到使人覺得奇怪的程度。②(行為)放蕩、沒
有節制。着重于極其荒謬,令人難于理解。
洋溢(yáng yì):(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伶俐(líng lì):聰明、靈活。
恐吓(hè):以要挾的話或手段威脅人;吓唬。
徑自:副詞。表示自己直接行動。自顧自,任意地。
(2)選取日常生活的片段進行藝術概括,以此來反映尖銳重大的社會問題。是契诃夫小說創作的特色。那麼,本文寫了怎樣一件事?主要人物是誰?文章又是主要采用什麼方法來表現人物性格的?
學生思考後回答,教師明确:
小說描寫了警官奧楚蔑洛夫處理“狗咬人手指”這一案件的經過。主要人物是奧楚蔑洛夫。主要運用對話刻畫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性格特點。
2.學生自讀課文,根據對小說内容的初步理解,給課文另拟一個題目。
學生可能拟出的題目是: 一個見風使舵的人
一個變化多端的人
兩面人
勢利眼的警官
3.學生速讀全文,理清故事情節。
思考:奧楚蔑洛夫警官在處理“狗咬人”事件過程中,前後态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變化的原因和内容。
學生梳理、概括,教師提示:
最初:聽了赫留金申訴,不知狗主人是誰時
對小狗——野畜生,瘋狗,把它弄死好了。
對赫留金——肯定赫留金被狗咬了。
第一次:人群中有人說好像是席加洛夫将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它是那麼小,它怎麼會咬着你的?
對赫留金——你那指頭一定是給小釘子弄破的。你們這些鬼東西。
第二次:巡警說不是将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下賤胚子。
對赫留金——你呢,赫留金,受了害,我們絕不能不管。
第三次:巡警說是将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名貴的狗。狗是嬌貴的動物。
對赫留金——你這混蛋,不用把你那蠢手指頭伸出來!怪你自己不好!
第四次:廚師說不是将軍家的狗時
對小狗——野狗,弄死它算了。
第五次:廚師說是将軍哥哥的狗時
對小狗——這小狗還不賴,怪伶俐的,一口就咬破了這家夥的手指頭!
對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
4.學生合作探究:
警官奧楚蔑洛夫在處理“狗咬人”事件中,态度五次變化,那麼其中有沒有始終不變的地方?
學生研讨後回答,教師明确:
在五次變色中,奧楚蔑洛夫媚上欺下、見風使舵的性格特征始終不變,充分暴露了他的卑鄙心理。
5.師生共同歸結奧楚蔑洛夫的形象。
教師明确:
奧楚蔑洛夫是一個溜須拍馬、媚上欺下、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沙皇專治統治的忠實走狗形象。
6.學生複述課文内容。
四、分角色朗讀,體會形象特征
1.角色分配:
一人扮演奧楚蔑洛夫,一人扮演巡警葉爾德林,一人扮演赫留金,一人擔任其他角色及旁白。
2.要求盡量渎出人物說話的語氣、語調,尤其注意省略号的停頓。
3.學生分組試讀。
4.教師指定學生分角色朗讀。師生共同點評朗讀表現。
五、布置作業
續寫課文内容。要求:想象警官走後又發生了什麼事。400字左右。
第二課時
一、研讀探究,理解小說主題
1.學生默讀全文,合作研讨:
(1)小說結尾寫道:“普洛诃爾喊一聲那條狗的名字,帶着它從木柴廠走了。那群人就對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麼呢?為什麼笑?
(2)自然界中的變色龍随着周圍環境的變化而不斷變色,是出于生存的本能,而奧楚蔑洛夫幾次變色又是為了什麼?作者通過他的言行揭示了一種怎樣的社會現象?
(3)這篇小說的主題是什麼?
學生四人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教師點撥:
(1)針對那群人的笑,學生的理解有如下幾種說法:
笑赫留金事與願違,他本來想得到賠償,結果卻是一場空;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奧楚蔑洛夫這樣一個警官。他見風使舵,媚上欺下,一副統治者奴才的嘴臉:
笑赫留金偏偏遇上了這樣一條狗。如果這狗的主人不是将軍的哥哥,結果就不一定這樣了;
在這個社會裡,一人得勢,雞犬升天;
笑當時窮人不如富人家的一條狗等。
(2)奧楚蔑洛夫之所以幾次變色,是因為他不敢得罪權貴,哪怕僅僅是權貴家的一條狗。這樣的一個小官僚,面對一般群衆的時候,他往往會擺出一副官架子,如他一出場。穿着新的軍大衣,在衆人面前“嚴厲”的表情,一個拿腔作調、作威作福的小官僚的形象畢現。而面對權貴,卻是一副奴顔婢膝的樣子。這樣的人物是當時社會的必然産物。當時沙皇統治的俄國,經濟落後,思想保守,實行殘酷的專制統治,而作為這樣一個國家機器上的小零件,像奧楚蔑洛夫這樣的小官僚,為了生存,不得不用喪失人格和尊嚴來換取生存空間。這樣的人物雖然可恨,但作者批判的鋒芒其實更多的是指向當時腐朽專制的社會。指向孕育這種奴性人格的土壤。
(3)小說通過對見風使舵,欺下媚上的警官奧楚蔑洛夫這個沙皇專制統治的忠實走狗的刻畫,巧妙地揭露了俄國警察制度的反動和虛僞,批判了它反人民的實質。
2.學生自由誦讀全文,體味作品的深意。
二、深讀,體會小說手法
1.小說的語言是充分個性化的。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在個性化的語言中得到充分展現。請揣摩下列語句的表達效果。 學生結合語境誦讀、揣摩,教師明确:
(1)“門無精打采地敞着”是用拟人的修辭手法描寫環境,反映了當時市面蕭條。“跟許多饑餓貧困的嘴巴一樣”是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暗示了俄國人民饑餓貧困的生活,整個社會死氣沉沉,作者用寥寥幾筆,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環境。
(2)誇張的修辭于法,寫小市民赫留金要借狗咬手指頭撈一把賠償金的心态。
(3)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小市民赫留金把被咬的手指頭當作物證向人炫耀,以圖撈一把賠償金。
(4)用拟人手法寫小狗,把它作為具有“狗性”的人的輝映。
(5)用比喻的手法,寫赫留金在警官面前的逢迎拍馬,表現他既是一個庸俗的小市民,又是一個有所懇求的“小人物”。
(6)雙重否定的修辭手法。寫奧楚蔑洛夫在未知狗的主人時,擺出一副“扶弱抑強”的架勢,與後面得知狗主人可能是将軍時的态度變化形成強烈對比,造成絕妙諷刺的效果。
2.奧楚蔑洛夫的軍大衣在小說中反複出現,請仔細體會這些細節描寫對于刻畫人物的作用。 學生篩選、思考,教師點撥:
小說一開始,作者就把這件具有象征意義的道具和它的主人一下子推到讀者面前。新的軍大衣是沙皇警犬的特殊标志,也是他裝腔作勢,用以吓人的工具。作者以“軍大衣”這一服裝.交代了奧楚蔑洛夫的身份。
第二次寫軍大衣是在奧楚蔑洛夫聽到有人說“這好像是席加洛夫将軍家的狗”以後“把大衣脫下來”,他脫大衣不是因為天氣熱,而是“判”錯了狗,急得他渾身冒汗。脫大衣的動作,既揭示了他猛吃一驚,渾身燥熱的膽怯心理,也表現了他借此為自己變色争取時間以便轉風使舵的狡猾。這一“脫”,形象地勾勒出了這個狐假虎威。欺下媚上的沙皇走卒的醜惡心靈。
當他訓了赫留金一頓,忽聽巡警說不是将軍家的狗時,又立刻抖起威風。可又有人說:“沒錯兒,将軍家的!“這時他大驚失色:“……給我穿上大衣吧……挺冷……”這是第三次寫他的軍大衣。這裡穿大衣則是心冷膽寒的表現,以遮掩他剛才辱罵了将軍而心中更深一層的膽怯,并進而為再次變色作準備罷了。這裡的一“脫”一“穿”,熱而不冷,把奧楚蔑洛夫淩弱臣強的醜态暴露無遺。
結尾,他訓了一通赫留金後,“裹緊大衣……徑自走了。”這裡第四次寫軍大衣,既形象而又逼真的刻畫這條變色龍出盡洋相之後,又恢複了他奴才兼走狗的常态。繼續去耀武揚威,逞兇霸道去了。
總之,作品通過對奧楚蔑洛夫軍大衣穿而又脫,脫而又穿,這四個細節的描繪,淋漓盡緻地勾畫出變色過程中的醜态,以及他卑劣的心理活動。
3.學生思考:
奧楚蔑洛夫為什麼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乃至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體會諷刺小說的這種寫法及其作用。
教師明确:
奧楚蔑洛夫之所以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并成為某類人物的代名詞,是因為這一形象高度的典型性和概括性。作者在描寫這類人物的時候,抓住了他們的共性,通過提煉、概括和總結,并用誇張、對比等諷刺小說常用的藝術手法,加以突出,使這類人物往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像巴爾紮克小說《歐也妮·葛朗台》中的守财奴葛朗台,莫裡哀喜劇《悭吝人》中的阿巴公,吳敬梓長篇小說《儒林外史》中的範進。都是這樣的人物。
三、課、課堂小結
同學們,契诃夫用漫畫式的寫法塑造了鮮活的變色龍形象,讓我們驚歎小說的精妙。精短的篇幅中蘊含着深刻的思想和藝術内涵。值得我們仔細品味。反觀現實,類似善變的後果則會是人際交往的荒漠,所以真誠友善才應是我們處事待人的追求。讓我們工整地寫就“人”字的一撇一捺。
四、布置作業
紛繁世态給了你了解社會、關照人生的思考與啟迪,請構思一篇小小說,以你的獨特視角去展現現代社會的橫斷面。要求立意自定,文題自拟。
闆書設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