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4:01:33
引言

東漢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烽火連天的亂世中,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枭雄,有過五關斬六将的猛士,有智謀無雙、流傳千古的謀士,也有不屈不撓但令人惋惜的英雄。三國是中國曆史上一個戰亂不斷的時期,無數人都想在亂世中成就自己的霸業,期間也出現了衆多值得後人回味的英雄豪傑,東吳的周瑜就是這樣一位個性鮮明,帶着悲劇色彩的英雄。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1

圖|三國亂世

魯迅說,悲劇就是把人生中具有價值的東西毀滅掉。人的悲劇也是如此,英雄的落幕總是能夠牽動着所有人的心弦讓他們感受到悲哀和惋惜。周瑜就是這樣一個有着卓越功勳的英雄,但是他的性格和命運,注定他的人生将以悲劇落幕。

一、真正的英雄,面對百萬敵軍依舊毫不變色

什麼是英雄?在三國亂世中各地諸侯都以為自己是英雄,卻根本不明白什麼樣的人才能稱之為英雄。夫英雄者,當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除了胸懷大志,還要文韬武略。即使是在能人輩出的三國時代,這樣的人物也并不多見,但周瑜就是這樣一個英雄。

• 世人眼中——周瑜

他飽讀詩書,胸中有着萬丈豪情,做事冷靜果斷,同時還有着強大的統帥能力。曆史上的周瑜是一個智勇雙全的青年将領,《三國志》中記載:"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2

圖|周瑜畫像

從一個人的朋友中便可知道這個人的一些信息,小霸王孫策被人譽為有項羽之勇,在孫堅死後他帶領着幾千人馬,在江東所向無敵。在周瑜的協助下,孫策連敗數名諸侯,又逐步占領揚州,将整個江東都變為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孫策不僅擅長帶兵打仗,而且治軍嚴格,在占領了江東之後,他的軍隊并沒有大肆劫掠,赢得了百姓的信任。這樣的人把周瑜當成是好友,可見周瑜的才能也必定極為優秀。

在曹操擊敗北方的各路諸侯,帶領百萬大軍攜着大勝之勢南下,準備統一天下時。東吳的大臣們都認為無法抵擋,勸孫權投降,周瑜這時展現了他勇敢果斷的一面。

他堅決主張對抗曹操,并且詳細的分析敵我雙方的優勢劣勢,認為曹操一方精通陸戰但是不善水戰,而東吳一方不僅熟悉水戰,而且擁有長江天險,地形上是東吳占據有利地位。

• 赤壁之戰——周瑜

由此可見周瑜的軍事能力十分優秀,不僅了解己方的優勢所在,還能迅速分析出敵方的弱點。孫權也正是因為周瑜的這一番話,才下定了決心準備對抗曹操,也因此産生了著名的赤壁大戰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3

圖|赤壁之戰

在赤壁的一戰完美的展示了周瑜的才華,無論是指揮軍隊還是制定戰略,周瑜都從容不迫,展現出了大将風範。

讓曹操誤以為東吳将帥不和,也是他和黃蓋演的一場戲,展現了周瑜的智謀高深。

在曹操的數十萬大軍連成一片,浩浩蕩蕩逼近江東時,江東衆人無不心驚膽戰。周瑜卻毫不畏懼,最終他以少勝多,大破曹軍。赤壁之戰也成為三國時代最著名的一場戰争,這場戰争的謀劃,軍隊部署和士兵指揮都是由周瑜負責,它的勝利也讓周瑜名聲大振。

"羽扇綸巾,談笑間,樯橹灰飛煙滅。"

流傳千古不變的,也是曾歌頌他的名!

二、大勝之後有大敗,悲劇的命運逼近

• 三國演義——周瑜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成為了襯托孔明的一個配角,但盡管這樣也無法完全掩蓋他的光芒。在演義中周瑜剛一出場時,便寫到他面貌秀麗,資質風流,具有英雄的形象。後來他曾經歌曰:"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短短兩句話就已經表現出周瑜胸懷大志,才貌雙全,具有英雄的氣質。

後來的赤壁之戰在演義中描寫的更加精彩,曹操命蔣幹去做說客,周瑜看破卻不說破,反而将計就計,演了一場反間計。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4

圖|赤壁之戰

周瑜先是提前言明提起軍旅之事者斬,讓蔣幹無法開口勸說他投降,而後在床榻上假寐,引得蔣幹偷走了他事先準備好的假書,最終讓曹操自己除掉了僅有的兩位擅長水戰的大将。這一連串的步驟都在周瑜的計劃之内,可見周瑜的智謀之高深。

演義之中的周瑜,生于亂世,但才智過人,在亂世中也能有立足之地。他征戰一生,功勳彪炳,是難得一見的将帥之才,但卻英年早逝。無數人為他的才華感歎,也有無數人為他的隕落覺得惋惜,感歎天妒英才。

• 三殺孔明未果——周瑜

這一點在演義中也是為人熟知的,提起周瑜就會想到他雖然有才但是氣量狹小,不能容人。依然是在赤壁之戰中,周瑜無法容下諸葛亮,即使當時的孫劉兩家已經結盟,但是周瑜依舊三番兩次的計劃除掉諸葛亮。在諸葛瑾勸說失敗之後,"存心欲謀殺之"就是周瑜的想法。

《三國演義》中記載:智與智逢宜必合,才與才角又難容。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5

圖|諸葛亮

第一次周瑜想讓孔明去劫曹操的糧食,借此殺死他,結果計謀被看破,反被孔明用激将法讓自己帶兵去斷糧道。連周瑜最得意的借曹操之手除掉敵方水軍将領,都被孔明識破,更加重了周瑜心中的殺意。

第二次周瑜想借贻誤軍機之名殺死他,令他三天造十萬支箭,結果還是孔明智高一籌,用草船向曹操的大軍借了十萬支箭來,周瑜的計劃又一次失敗。

第三次周瑜想在諸葛亮借完風之後就殺死他,但是這個計劃又被提前猜到了,孔明提前在江邊讓趙雲來接應,順利離開,周瑜的謀算再次落空。

三次計劃殺死孔明,但是三次都被對方化解,不僅沒有殺死孔明,還讓自己氣量狹小、不能容人的名聲傳了出去,悲劇的結果已經向他逼近。

三、既生瑜何生亮——周瑜之死

• 性格的弱點

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氣量狹小、不能容人的弱點暴露給了孔明,而後孔明利用他的這一性格弱點,三次擊敗他之後都用言語來譏諷他的失敗,最終竟然将周瑜氣死。

第一次是周瑜對荊州念念不忘,為了重新取得荊州,周瑜率領大軍和曹操一方的猛将曹仁展開大戰。曹仁在三國時期也是一等一的猛将,戰力強大,但是周瑜的軍事能力同樣極為優秀,在周瑜帶領軍隊在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之後,終于要重新拿回荊州了。但是最後關頭孔明出現了,以逸待勞的他輕易拿走了荊州,讓周瑜無法咽下這口窩囊氣。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6

圖|周瑜

第二次是周瑜設計讓劉備到東吳來,趁機将他拿下,結果計劃被孔明看破,一無所獲不說,還傳出了"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笑話。這次計劃的失敗不僅氣到了周瑜,還使他因為此事而沒有臉面見孫權。

第三次又是因為荊州,周瑜想要用"假途滅彼"的計策殺死劉備,重新奪回荊州。但是孔明技高一籌,包圍了東吳的軍隊,讓東吳損失慘重。接二連三的失敗嚴重打擊了周瑜的内心,讓這個文武雙全的天之驕子無法忍受,終于臨死前說出了那句:"既生瑜,何生亮?"

周瑜在演義中的性格是被羅貫中塑造成這樣的,他能文能武,才情過人,但是他依然有做不到的事,赢不了的人,這樣的描述讓周瑜的形象更加生動。身為一個将領,周瑜沒有能夠戰死沙場,而是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了他的一生,讓無數人為他的死亡感歎。

• 命運的無情

周瑜才貌雙全,能文能武,又有大志向,在年輕時就和孫策聯手占據了整個江東,可謂年少有為。《三國演義》中描述他和孫策約定共圖大業,但是命運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孫策的早逝讓周瑜無法完成曾經的那個約定。即使赤壁一戰中他大獲全勝,但是失去了孫策,他依然缺少争霸天下的力量。

周瑜事迹以及評價(時代成就英雄英雄終将落幕)7

圖|周瑜

周瑜為江東百姓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從他選擇了東吳的時候,就已經注定了他壯志難酬。三國後期,雖然是三足鼎立,但是天下的歸屬大家知道是在曹劉兩方中産生,東吳一方能夠偏安一隅已經是最好的結局,這也是東吳的命運。

周瑜對江東忠心耿耿,他對江東的功勞不輸于孔明對蜀漢的功勞,可是命運同樣也沒有眷顧他。孔明的存在處處壓制他,就像是命運的安排一般,但是周瑜并沒有屈服,他想去和命運鬥上一鬥,即使他因此而死,也要向命運問出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結語

亂世之中,最容易出現英雄,但是亂世之中的英雄,最終的結局也大都是悲劇。時代成就了這些英雄,但是這些英雄的悲劇落幕也是因為那個時代。周瑜就是如此,如果沒有戰争,周瑜的才華就無法盡情的展現,戰争成就了這些英雄,但是戰争也造成了這些英雄的悲劇。

亂世之中的所有人都處在一個巨大的悲劇中,弱者屈服于命運,随波逐流。而強者則是不斷與命運進行抗争,即使英雄隕落,但是他們所展現出來的抗争精神将激勵後來者不斷奮戰,不斷向前。

參考文獻:

《三國志》

《三國演義》

《群英會》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