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網訊(記者 莫韶華)“蹈仁履義天地敬,義薄雲天垂丹青!”2月21日晚,伴随着響徹深圳大劇院的“義字歌”,由河南豫劇院二團演出的新編曆史劇《義薄雲天》漸漸拉下帷幕。在現場觀衆熱烈的掌聲和歡呼聲中,2021年福田新春藝術節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演出圓滿結束。
新版曆史劇《義薄雲天》是河南豫劇院二團2020年搬上舞台的一部巨作,也是當今中國豫劇領軍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的收官之作。該劇大氣磅礴、豪氣沖天,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有突破,守正創新,是一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講好黃河故事、傳承中華文化基因、展現中華審美風範的曆史正劇,對推動豫劇現代化、國際化具有重要價值。
資深戲迷都知道,李樹建包括二團都不以武戲見長,但他們在抗疫期間敢啃硬骨頭,排演連很多武生都不敢碰的老爺戲。
現場深圳觀衆驚呼:終于又看到陣容強大的豫劇擅長的關公戲、袍帶戲了!
一開始,李樹建自稱是“趕鴨子上架”,但決定做了之後,他便帶領團隊以新的劇目創造,來推動豫劇藝術的傳承、發展。以老帶新,帶出一批年輕演員,用他自己的話說——“把接力棒交到年輕人手裡”。
在這台戲中,很多年輕人站上了舞台,充滿青春氣息。在一級演員高紅旗、王可畏、趙京、李東傑、邵富有、李根旺、田宏亞等的映襯下,大批30歲左右的青年演員,如李向鋒、劉曉光、李金熺、張亞鴿、王獻光、郭曉鵬、梁登坤、程亞北、王馨帥等在劇中擔任重要角色。通過采取團校合作的方式,将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的50多名學生充實到演職隊伍中來。這對學生來說,是早登台、早積累的好機會,對河南豫劇院來說,是從中發現好苗子、完善人才梯隊建設的有效舉措。
懂戲的深圳觀衆說:《義薄雲天》是關公戲,但這部戲并沒有為了強化關羽弱化其他人物形象,看滿台的紮靠和長矛大刀,給人一種血脈偾張的感覺,希望未來多排演這樣好的傳統戲。
一位鐵杆粉絲說:“58歲的李樹建長期以演老生作為行當,從沒有演過武生,更沒演過紅臉戲,演關公是專門的行當。他把這個戲演到這種程度,給老戲迷做了個榜樣,敢于挑戰,敢于嘗試,我深受啟發。”
為了此次豫劇“忠孝節義”四部曲演出成功,全體演職人員一天三練,李樹建和主演團隊幾乎“住在”在舞台上。從大年初五早上6點開始,舞美隊員就進入劇場加班加點趕工裝台,演出期間更是連夜倒台、置景,直到初十全部演出結束,連夜卸台裝車,無謂晝夜。各隊每天白天兩場排練,晚上演出,不辭辛苦,終于赢來了觀衆的掌聲和贊譽,充分發揚了大團的團結拼搏與工匠精神。
此次牛年新春豫劇人李樹建“忠孝節義”四部曲深圳演出活動,不僅給來自深圳及周邊廣州、東莞、佛山、惠州等地的廣大觀衆帶去了鄉音鄉情,更重要的是通過代表中華美德的“忠孝節義”傳統文化,激發起廣大觀衆對祖國的繁榮、發展、複興的一種強烈的家國情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