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義的黃淮地區包括河南、安徽、江蘇、山東等省的30餘個地級市;狹義的黃淮地區一般包括河南中部、江蘇北部、安徽北部,主要城市有徐州、連雲港、宿遷、淮安、亳州、阜陽、宿州、淮南、淮北、蚌埠、棗莊、商丘、許昌、周口、平頂山、漯河、駐馬店、信陽等地。
劃分依據:第一,這裡的自然條件基本相同。這一地區大緻位于北緯33°至35.5°之間,氣候濕潤,陽光充足,加上這裡又地處平原,灌溉條件便利,因而非常适宜農作物生長。大約從新石器時代起,直至隋唐北宋,這裡都是重要的産糧大區,也是曆代封建王朝的主要稅源地之一。
第二,這裡的文明發展程度基本相同。黃淮地區自西向東,從南到北,大多留有中華民族祖先們活動的印迹。1981年在山東沂源縣土門鎮騎子鞍山發現了一批猿人化石,被稱之為沂源人,距今約四五十萬年。1954年在江蘇泗洪縣下草灣發現了新人類化石,被稱之為泗洪人或下草灣人,距今約四五萬年。這一南一北的發現,表明了黃淮地區也是中華民族的文明發祥地之一。進入新石器時代之後,河南地區的裴李崗文化,山東地區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龍山文化,江蘇地區的青蓮崗文化等都具有典型意義,标志着黃淮地區是首先步入農業文明的地區之一。夏、商、周時期,淮河流域的居民統稱為淮夷或東夷,他們與中原地區人民不斷交往,最終融和到中華民族的主體漢族中去。從此,黃淮地區便成為漢族聚集區,在中國曆史上發揮着越來越大的作用。
第三,這裡的曆史命運基本相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