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于對投資者負責,銀行所有代銷的産品都會經内部風險管理委員會或類似機構審核,但這并不代表銀行為代銷産品兜底。
所以,與其看産品的表面形式,不如剖析實質。關鍵有兩個部分,一是産品的投向,投資标的最好是自己熟悉的領域;二是産品或投資項目的主導方,如果投資标的風險較大,産品管理人能力又較弱,就必須警惕。
對于銀行代理的理财産品可信嗎來說,建議你從兩個方面鑒别:
第一,有限合夥産品開發和管理方無奇不有,最好選擇一些實力較強的管理人和相關參與機構。比如正規金融機構或其相關的資産管理公司,盡量避開股東來路不明,尤其是與不知名的擔保、典當等民間借貸行業有瓜葛的管理人。
第二,鑒别産品結構設計,選擇風險較小的産品。作為LP(有限責任)的一部分,劣後的GP(無限責任)比例越高,說明項目管理人對産品越有信心,風險就越低。如果優先部分還引入了第三方擔保,那就更為穩妥,當然這種情況的收益率也會低一些。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