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雨水,東風解凍,散而為雨。氣溫将要回升了,出門也可以輕裝了~是時候告别秋褲(chill-cool)啦!但是,等等,秋褲的英語真是chill-cool嗎?其實這隻是大家的戲稱,chill-cool念起來和秋褲很像,大家就用chill-cool來代替秋褲。其實秋褲的真實說法是long johns。
那,有沒有英文單詞的發音真的跟漢語意思諧音呢?當然有的,這些詞被稱作“外來詞”,今天讓我們來看看英語中的漢語外來詞~
1. Kowtow [ˌkaʊˈtaʊ] 叩頭
照着音标自己讀一下,是不是很像叩頭呢?這個單詞的意思就是叩頭。由漢語衍生而來,基本含義就是叩頭、磕頭。也有卑躬屈膝,對……唯命是從的意思,因為在古代中國,用額頭接觸地面以表達尊敬與服從。
2. Dim sum[ˌdɪm ˈsʌm] 點心
點心在粵港地區非常流行,因此它實際上源于中文裡的方言粵語。這個詞最開始表示“觸動你的心”,但現在隻用來描述餐點。點心大多數都是指在竹籠上蒸的,也有其他的菜肴,比如湯品和烤面包。
4. Tea 茶
Tea竟然也是外來詞的嗎?在福建廈門一帶的閩南方言中茶的發音為“te”(聽起來有點像“貼”),而那一帶一直是中國茶葉出口的主要市場。那些來中國進行貿易的西洋商人,把茶帶回去的同時也把“te”的發音帶了回去。後來經過英語自身的演變,慢慢就變成了tea。
5. Litchi [ˈli:ˌtʃi:]荔枝
荔枝産于中國南方,1588年才透過傳教士被介紹到國外,當時就用的是“荔枝”這個音譯。1782年被正式命名為litchi。還有lychee也可以做荔枝講,都是源于中國“荔枝”的發音。
6. Tofu 豆腐
豆腐發音“doufu”,源于中國。dou表示豆子,fu表示腐爛的或酸的。但你肯定知道,吃起來可比聽起來好多了。事實上tofu的譯法是源于日本。
7. Gung-ho 同心協力的,強烈的
gung就是中文“工作”的“工”,而其中的ho是中文裡“合作”的“合”。“工合”令人想到中文的“分工合作”這個說法。 Gung ho最早出現在二次大戰派駐亞洲地區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内。當時率領這支軍隊的Carlson中校借用了中文裡的這個意思,把gung ho作為軍内的口号,勉勵部下齊心協力、團結一緻、勇往直前。一般作形容詞使用。
例如:But not all Asian countries are quite so gung-ho.
但并非所有亞洲國家和地區都有這樣的雄心壯志。
如果想學習更多有趣又地道的英語,歡迎加入順暢文化英語訓練營,qq群:594746288。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